1.贴标签:无论我们给孩子贴什么标签,对孩子来说都不是有益的。实际演练时,两个扮演孩子的同学一个贴着“笨死了”,一个贴着“聪明”,而我们则根据不用的标签对孩子采取不同的态度,虽然知道是演戏,演的时候才发现特别能感受到被贴坏标签的孩子心里的受伤和贴好标签孩子心里的茫然。
2.从林探险:这个环节我先是扮演了孩子,妈妈们(家长们)站在凳子上围成一个圈,意喻着高高在上的地位,做为孩子则在下面围着妈妈们转圈,接受妈妈们的责骂,第一圈感觉还想笑,第二圈开始不自在,想逃跑,高高在上的家长和严厉刻薄的语言让我渐渐从排斥到反感,到想逃。
其实具体的事情没有听明白,只记得那种难受的感觉。后来站到上面代入妈妈角色,发现从面前过的孩子无论是胆小畏缩的,还是强硬顶嘴的,都是越骂火越大,控制不住情绪,再后来骂了若干圈时,发现真的骂不下去了,想哭的感觉,为孩子,为自己难受。李老师说也们人少了,人多,走不了几圈,就会崩溃的想哭。指责谩骂其实解决不了问题。
3.家庭会议:定期召开家庭会议,让孩子有效的参与进来,共同商议家里的事情,启发孩子学会好好沟通,好好说话,学会感恩。会议可以不同人主持,第一就是感谢,每个人要说一遍对其他家人的感谢,在感谢和被感谢的过程中更好的感受彼此与对方的意义。这个家庭会议,我们家很早就有,只是后来有几次变的像对儿子的批斗会,所以以后还要继续召开家庭会议,把感恩加入其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