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谈,就是一群人,少则三五个,多则十几个聚在一起,讨论哲学问题,还要求语言风雅,机智犀利。
从曹魏到西晋一直到后来的东晋,南朝,汉族的官僚士大夫当中,一直流行着这种清谈风尚,擅长清谈的就被称为叫做名士,清谈成为一种潮流。
正是由于官僚士大夫喜欢聚众聊天清谈,并将清谈水平作为选拨官员的重要标准,以致于天下纷争不断。
选拔官员不是唯才是用,重视实干,德才兼力备吗?光重视谈论能力,不重视实干,这能行吗?
而在当时,清谈的名气越大,越是能够做到大官,这个就有点荒唐了。
比如西晋末年的宰相王衍,年轻时候就非常有名,因为他擅长于清谈,长相也很好,长得很帅。用咱们今天的话说,颜值高,仪表堂堂,但是完全缺乏处理实际事物的能力。
西晋最后一支4万人的精锐部队,就是丧失在他手里的,直接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即便有了这么惨痛的教训,进入到东晋以后,这种依靠清谈风雅来选拔高级官员的风气,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最终导致了政权始终无法振作起来,无法重新统一中原。
当时有一位风雅名士叫做殷浩,史书上是说他“识度清远,善谈老易,擅名江东,尤为风流所宗”。
翻译过来就是说,这个殷浩有很高的见识,擅长于讨论《老子》《周易》当中的哲学问题,不仅仅非常有名望,简直是被认为一代宗师,他在士大夫当中人气高到什么程度,甚至有人说殷浩要是不出来当宰相的话,天下老百姓都不知道该怎么活了。
当时就是把一个人的言谈能力和治理天下的能力等同起来的。
到了东晋永和四年,这个殷浩真的做到宰相了。
他曾经在公元350年,352年、353年,在这三年里面分别主持过三次北伐,试图恢复中原,但每次都是一败涂地,无论人力物力的损失都非常大,不仅没有在恢复中原方面取得进展,还增加了国家和老百姓的负担。
殷浩的失败根本原因就在于他虽然很有学问,很能够擅长言谈,但缺乏最基本的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
魏晋时期把人的谈论思辨能力和治国实干能力混为一谈,以清谈能力高下来选拔治国人才显然是错误的。
清谈误国,实干兴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