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一幕:
巍峨的朝堂上,两群人分列两侧,激烈的辩论着。一群人我们习惯称之为“复古”,他们总是高喊着“祖宗之法”“先贤之道”;另一群人与之对立,常作:“革新”,他们的口号总是“祖宗不足法”。他们争论的其实是发展。
发展似乎只有两条路,或者传承,或者创新,水火不容。却少有人认识到,传承与创新,其实是发展的一体两面。如硬币,如手掌,合则利,分则害。
传承是创新的基础。我们中国人常有一个误区: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事实上,我们的课本上写的很清楚:“改进”。但如果偏要问:是谁发明了造纸术?绝大多数人依旧会答:蔡伦。为什么呢?因为蔡伦继承了的前人已不可考,我们只是记住了他的创新,只好等同于发明。这发明其实是发展,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创新。不只是造纸术,四大发明里其他三个:火药、印刷术、指南针,我们一样无法准确说出他们的发明人,有些连改进者都不知道。这真是因为这类发明或者是创新,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生的。不止中国的发明如此,外国的也一样:爱迪生没有发明电灯,瓦特没有发明蒸汽机,莱特兄弟没有发明飞机。他们所有人,只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说:“走的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正是要我们记住:传承是创新的基础。
创新是传承的延续。中国有个最守旧的学问,儒学。这学问守旧到什么程度?到了世界的近代,依旧推崇着几千年前的尧舜。正因此,儒学得到了最长久的传承。可即便是这种传承,也并非一成不变,毫无创新。相反,它时常蜕变,可以说,是创新保住了它的传承。儒学的最初,孔子并不信什么“天人感应”,他也从未说过“五德始终”。可是大儒董仲舒说这些,甚至鼓吹。这岂不是离经叛道?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传承。朱熹前没有“四书”,可朱熹创新性地把它们搁在了一起,于是儒家又一次空前鼎盛,祚延千年。王阳明知行合一,心学的影响力至今犹存。儒家的传承难道不是一代又一代大儒的创新?可以说,正是创新让传承得以延续。
创新与传承本来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传承如基石,创新如楼阁,没有传承的创新如同空中楼阁,早晚倾塌。没有创新的传承,如同烂尾的工地,难以为继。后人总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行,前人总在后人的回忆中长存。传承是历史,创新是未来。推翻历史便是毁灭。否认创新,如同抹杀。只有将传承与创新相合,才是发展。发展是现在,是过去通往未来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