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9阐述人才选用之道的古代名言

39阐述人才选用之道的古代名言

作者: 执拗的瓶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3-29 14:20 被阅读0次

图治莫先用人,任人宜责实效。(瞿式耜)

知贤非难,用贤为难。(罗大经)

牧守虽贤而令长不堪,则国事不举,万机有缺。(葛洪)

使人以心,应言以行。(吴兢)

使人当用其所长而略其所短,则无弃才。(何坦)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列子.说符》

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杨时)

官人惟贤,政所以治也。《新唐书.陈子昂传》

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书.说命中》

官不必备,惟其人。《书.周官》

官不同事,人不同能,得其能则成,失其能则败。《晋书·刘毅传》

官在得人,不在员多。《资治通鉴》

柱以直木为竖,辅以直士为贤。(诸葛亮)

选士以行,则贤也;选士以文,则贤不贤也。(周寿昌)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国语.鲁语上》

顺于己者爱之,逆于己者恶之,故明所爱而邪僻繁,明所恶而贤良灭。《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须识成城为众志,称雄不独恃群山。(爱新觉罗.玄烨)

剑不徒断,车不自行,或使之也。《吕氏春秋.用民》

帝王用人,度世授才:争夺之时,以策略为先;分定之后,以忠义为首。(桓范)

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战国策.燕策一》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都蔗虽甘,殆不可杖;佞人悦己,亦不可相。(刘向)

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爱人多容,可以得众。《三国志》

资格为用人之害。(叶适)

谄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墨子.亲士》

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王符)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志》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形势解》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

理道资任贤,安人在求瘼。(高适)

救时须国手,支厦岂轮囷。(瞿式耜)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汉书.武帝纪》

朝有谔谔尽规之臣,无不昌也;任用阿谀唯唯之士,无不亡也。《晋书.段灼传》

循理之世,务求不可见不可闻之材;浇危之世,务取可闻可见之材。《亢仓子.君道》

善人不能戚,恶人不能疏者危。《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相关文章

  • 人才选用手册 五 育人之道

    第五章育人之道 在企业管理中,经常出现经理人忙碌而员工请先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因为经理太能干,而员工不能干...

  • 人才选用误区

    人才选用常见四大误区如下:寻找“超人”,“俄罗斯套娃”现象,偏听偏信,个人好恶。 所谓“寻找超人”,就是指选人用人...

  • 面试与识人(识人3)-刘劭《人物志》

    三国魏刘劭所作《人物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研究考察对象的专著,系统的阐述了其人才思想。 一、如何认识人才。...

  • 人才选用是核心

    领导力的修炼主要有5个方面:业务洞察力、辨识决策力、专注意志力、人才选用力、组织发展力。 哪个最难?企业规模越来越...

  • 有恒

    读书学习贵在有恒。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古代有很多关于有恒的名言,故事,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中国老祖宗的智慧,国学十二道

    中国国学国粹的国学之道,包括孔子,老子,庄子,荀子,孟子,孙子,管子,韩非子,鬼谷子等古代名人的名人名言和他们给我...

  • 红林悟道《韩非子-人主》 第十二章 愚者论智

    红林悟道《韩非子-人主》 第十二章 愚者论智 红林悟道《韩非子-人主》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阐述了正确选用人才的社会价...

  • 如何招揽人才?

    如何招揽人才?这应该是现代企业组织都要做的重中之重,那么看看古代圣贤是怎么阐述的。 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

  • 老师点评范仲淹名言按照圣贤之道应该是与天下同忧乐

    李士金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1] ——老师点评范仲淹名言按照圣贤之道应该是与天下同忧乐 渠苏苏 李士金 ...

  • 鲁迅名言(39)

    个人解读:路还是要走的,尤其是康庄大道,但走康庄大道前,总有一些牛鬼蛇神挡路,设下一些不必要的障碍,所以我们要相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9阐述人才选用之道的古代名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yf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