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识,今年才发觉她居然是如此境地。
说来也巧,我知道的不少名人,好像都是在本国不受欢迎,在外国大放异彩的人物。比如我喜爱的雨果先生,生前大半时光被本国流放,还有我喜欢的上尉诗人詹姆斯布朗特,享誉世界偏不被同胞看好。如此,我倒也理解了。
首先,我觉得,正因为是同胞,拥有相同的文化氛围,所以可能更挑剔。但是这也只是其一,李女士的清苦身世,心灵手巧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即使我明显看出了她镜头里的刻意,同为山里人的我也看出了她的确是个吃过苦,能干的女子。所以,就凭着这两点,我都不会去黑她。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如今的社会,没有人会高雅到只为情操。她拍视频的初衷就是为了给自己店铺推广,就是为了赚钱。一个见证了城里繁华的姑娘,为了世上仅剩的亲人,毅然回到乡村,这份决心就不是好下的。
山居生活,看起来很美很悠闲。事实上很累也很枯燥,而且山中多蚊虫。也不会有许多同龄人,所以,有时候我会想她会不会孤单。
李女士学历不高,也不曾做过多么体面的工作,忽而因为几个视频火了起来,而且火到了国外,被当作对外输出的文化名片。有人眼红也很正常吧。不遭人妒是庸才,所以她曾参加的比赛视频被一翻再翻,分析她是否整容的帖子比比皆是,知乎上满是她所谓的过去的黑历史。
作为一个已经拥有健全三观的成年人,我认为即使有所谓的团队,也没什么,毕竟她是有能力才会被捧起来。说明人家团队慧眼识珠,即使真的整容了也没什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算以前的工作不是很上台面又与我何干?不也是凭借劳动赚钱。对于一个14岁就工作,没有人脉,没有学历,没有技术的女孩可以少一些苛责吗?
总得来说,集体黑李女士正起源于她被当做文化名片之后。如果只是得利,也不过是一帮酸酸的柠檬精,而名利双收,则会引来一大帮不怀好意的人。
因为人们潜意识里还是觉得她不够格,称不起这么大的名头。说起来,她一开始的作品还是比较接地气的美食类,后来越来越高大上,与民间传统非遗挂钩。想着那些垂垂老矣所剩无几的大师,也不禁感叹一句真的要后继无人了吗?可以说,她的出现,就像为疲软的非遗注入一针强心针。为古朴的非遗世界带来一阵清风。
是她让年轻人了解了非遗,也是她令年轻人爱上了非遗。如果能通过她,让更多的年轻人自发地加入传承非遗的队伍里,令那些文化后继有人。功德无量。
第一次集体黑起源于宫廷苏造酱。宫廷,加上她的名头,本是可以吸一拨粉。但那售价明显走的不是亲民路线而是高端路线。难免有割韭菜之嫌。人们觉得自己心中的仙女有了裂痕,所以粉转黑。这是第一次集体黑。可笑的人啊!喜欢和讨厌都如此简单。不认同不去支持便是,何苦四处诋毁。
看着这个姑娘乐于学习新事物的劲头,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一向严厉的老人家会喜欢她。她身上有一股劲儿,就是那种不服输的劲头。如今女权大盛,却被人嘲讽。不就是因为既想享受西方的自由又不想承担西方的责任吗?如果女生们能够有她的这股子劲儿,勇于学习,永不言败,还有谁敢说中国女权半个字?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李子柒太少了。或许她本不该担此重任,但目前也只有她能担的起。我非常希望她的粉丝可以理智一些,其实她的许多黑子都是你们招来的。如果你们认为自己的偶像是高雅的,就不要把饭圈的那一套带过来。容不下一点点质疑的声音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她还有许多要继续学习的地方,不要过度捧杀。
多希望我们也可以如外国人一样只看到她镜头下的美好,而不用理会镜头后面的揣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