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机关本部的一名安全管理人员后,出差成了家常便饭。全国各地不停地跑,高德地图上点亮的城市越来越多,航旅纵横上的航线图越来越密。
常常出差的人,要面临很多困难。
肠胃要学会接受不同地方的饮食——江南的清淡,北方的面,西南的辣,沿海地区的鲜。好在我很快接受了不同的入口的东西,努力把每一份食物转变成身体的一部分。细胞里慢慢积蓄了不同水土给予的营养,自己也长成了对任何地方都熟悉、任何地方都陌生的样子。
总是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常常趴在机场的大幅玻璃窗上,一边看着停机坪上的大飞机,一边等待雨停,等待机场广播传来飞机起飞的消息。有时候要在汽车上消耗一天的时光,道路两侧是流逝的风景。崎岖的山路,平坦的原野。风吹草动,林木葱茏。云在天空变幻形状,雨后的彩虹在此处和彼处搭起一座七色的桥。我和我的皮箱、运动鞋一起,不断适应旅途的羁绊。风雪与尘埃环绕,把幻想与思念,作为自己在人群中静默时,自我讨好的原料。
加班加点工作是常态。一台跟随自己十年的笔记本电脑是最好的朋友。方案、通知、报表、简报、讲话稿……每一间宾馆都能找到一处温暖的灯光,都能找到一把触感不同的椅子,以及一张写满故事的办公桌。12点以后,我在word文档里记录下最后一个标点符号,然后伸手拉上了人生中又一个场景切换时沉甸甸的舞台帷幕。
只有睡眠不好适应。倒不是床的问题。床太软,我就铺起床单睡在地板上。空调太凉,我就整夜关闭,然后让自己浸透在汗水里。我从不枕宾馆的枕头,我只把浴巾放在脖子下,让颈椎密贴,让变形的骨头一点点反向复原。可我害怕那陌生夜晚的静啊!
结婚以后,我就习惯了有人睡在身边。不出差的时候,睡不着,我一转身就可以把手放在爱人的腰上,或者握住女儿柔嫩的小手。而在异乡的午夜,我在梦中醒来,常常忘了自己在哪儿,有时还会忘了自己是谁。
不知道从哪一次旅程开始,我学会了伴着手机软件里传出的声音入眠。一开始,我用懒人听书听单田芳的《白眉大侠》、《童林传》……那几套评书,每一本我都听了无数遍。单老的声音,打从童年起就深深印在了骨子里。
后来懒人听书收费,我用抖音听郭德纲和于谦的相声。于谦的爸爸和媳妇成为了我摇篮曲的主人公。我总是微笑着入梦,梦到于谦正手忙脚乱地处理身下的一堆大肠。可抖音常常会莫名其妙自动停止,大概是广告的原因,也可能是网速的问题。总之,当我在安安静静的夜晚醒来,发现手机屏幕一片黑暗,我又一次陷入恐慌,陷入了对自己是谁、人生有何意义的哲学问题的思考之中。再也睡不着,天看着看着就亮了。
现在我用微信读书听《大唐双龙传》。微信读书软件很稳定,语音播放一夜都不会停顿。可惜软件不是采用主持人播放的模式,而是用AI模拟的人声。我听着听着就会浑身冰冷,仿佛一个恋爱多年的人,突然发现对方其实是一个由钢铁和线头组成的智能机器人。
无论如何,我还是习惯了在睡觉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刷牙,洗脸,烧一壶热水灌进保温杯,用浴巾代替枕头,调好空调温度,给手机插上充电电源,然后打开软件。
“白噪音”刷的一声穿进耳膜,钻进了大脑皮层的深处。我不再思考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也不愿分析正在听着的那个故事内容的好坏。我沉沉睡去。疲劳和疼痛一扫而光。
直到我在又一个明亮的早晨,伴着一成不变的“白噪音”的聒噪,伸伸懒腰,醒过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