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大挑战更文800字点赞简友广场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堂实录——王林波老师执教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堂实录——王林波老师执教

作者: 小雨的随记 | 来源:发表于2024-11-17 22:58 被阅读0次

任务一:发现字词特点,丰富语言的积累

学习活动一:玩转生字魔术,辨析形近字

1. 出示“尧”字,加个偏旁变成新字。

师:同学们,我们中国的很多汉字都特别有意思,就像魔术师一样,会变。你们看看这个字(课件出示“尧”字),加个偏旁就能变成新字,谁来试着给它加一下偏旁?

生:加上三点水,组成“浇”,可以组词“浇水”。

生:加个火字旁,组成“烧”,“烧菜”的“烧”。

生:加上绞丝旁,可以组成“绕”,“围绕”的“绕”。

师:我们还可以加上食字旁,变成这样(板书“饶”字),谁会读?怎么组词呢?

生:这个字读ráo,可以组词“富饶”。

2.出示中国地图,了解西沙群岛的位置。

师:(出示中国地图)在我国南海上有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叫西沙群岛,那里美丽富饶。来,我们在地图上找一找。

生:找到了,西沙群岛在海南省的东南部。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叫《富饶的西沙群岛》。(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学习活动二:发现构词特点,拓展运用

1.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勾画出自己的发现。

师:富饶的西沙群岛到底有些什么呢?让我们打开课本,自己读一读,找一找,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勾画出自己的发现。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勾画,教师巡视指导。)

师:课文读完了,谁来告诉大家西沙群岛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生:这里非常好,很漂亮。

生:这里物产丰富。

师:真好,谁还能用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

生:景色优美。

师:如果连成一句话,可以怎么说?

生:这是景色优美的西沙群岛,是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

生:西沙群岛景色优美,物产丰富。

2.认读颜色词语,发现构词特点并运用

师:非常好!刚刚同学们读了课文,我来考考大家词语认读的情况,这组词语,谁来读?

课件出示:

深蓝 淡青 浅绿 杏黄(学生认读。)

师:这四个词语有什么共同点?

生:它们都是写颜色的。

师:大家看前三个词语,作者在写颜色的时候不是直接写成蓝、青、绿,前面用到了形容词,表达得很清楚,谁会创造出类似于“淡青”这样描述颜色的词语来?

生:淡黄。生:淡绿。生:淡蓝。生:浅蓝。生:浅红。生:深紫。生:深红。

师:大家说到的颜色词可真多,刚刚我们是在颜色词前面加上“深、浅、淡”,于是就构成了一个个新词。其实,构成颜色词的方式有很多,我们看看第四个词语“杏黄”,谁发现它的构词方式了?

生: 这个词前面是一种水果名,后面是一个颜色词。

师:你的发现很有价值,大家能用水果名加上颜色词来构成一个词语吗?谁来试试?

生:西瓜红。生:西瓜绿。生:樱桃红。生:葡萄紫。生:柠檬黄。

学习活动三:体会修饰效果,丰富积累

师:真好,一会儿工夫,我们就积累了很多表示颜色的词语。我们继续来认读一组词语

1.认读词语(海洋动物)

课件出示:

海参 大龙虾鱼海鸟珊瑚(学生认读词语.)

师:刚刚大家读出了这些动物的名字,但是缺乏画而感,我把这些词语变一下,你再读,就有画面感了,我们来试试

2.认读海洋动物短语

课件出示:

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成群结队的鱼、

各种海鸟、各种各样的珊瑚

(学生认读,师指导,引导学生在读的时候想象画面,读出它们的特点来。)

3.认读第三组词语

师:我们来读第三组词语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高低不平 祖祖辈辈

师:我们需要积累下来好的词语,更要把它们运用起来。刚刚读的这些词语中有两个就可以用来形容西沙群岛,是哪两个呢?

生: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师:连起来就是-

生: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

师:很好,这一组词语中有两个词可以用来形容西沙群岛这一带的海水,是-生: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师:我们来读第三组词语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高低不平 祖祖辈辈

师:我们需要积累下来好的词语,更要把它们运用起来。刚刚读的这些词语中有两个就可以用来形容西沙群岛,是哪两个呢?

生: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师:连起来就是-

生: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

师:很好,这一组词语中有两个词可以用来形容西沙群岛这一带的海水,是-生: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任务二:感受海水之美,体会用词的简洁

学习活动一:运用积累的词语,尝试表达

1.出示第2段,感受海水的美丽。

师:西沙群岛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真美啊!课文哪一段写到了这瑰丽的海水?赶快来读一读吧!

(1)指名读第2段

(2)生交流生活中见到的湖水什么颜色。

师:同学们也都见过水,比如湖水,说说看,你见到的湖水什么颜色?

生:我见过南湖,那里的湖水是青的。

生:我家附近的雁鸣湖湖水是绿色的。

(3)播放西沙群岛海水颜色的图片

师:是呀,这都是我们常见的水的颜色,可西沙群岛水的颜色却不同,非常漂亮,大家想看看吗?

生(齐):想。

(4)指导朗读

师:现在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师:这么美的景色喜欢吗,慢慢地欣赏。

(5)加上描写颜色的词朗读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积累了不少描写颜色的词语,记得吗?再读这句话时,谁能把自己积累的写颜色的词语加进去,让西沙群岛海水的颜色更加五光十色?

生: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葡萄紫的,柠檬黄的。

生: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有淡青的,有浅绿的,有淡黄的,有浅蓝的,有深紫的。

生: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有淡青的,有浅绿的,有杏黄的,有西瓜绿的,有樱桃红的,有葡萄紫的。

学习活动二:比较表达的方式,体会效果

1.出示含有“有的句子和原文对比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听了你们的表达,我眼前出现的颜色更丰富了,西沙群岛海水的颜色很多,但作者却只用了一个“有”字,刚刚有的同学在表达的时候用到了好几个“有”字,咱们比较着读一读,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有淡青的,有浅绿的,有杏黄的。

2.学生自读,比较。

师:谁来说说你比较着读了之后的感觉?

生:意思没有变,但是第二句“有”字太多了,感觉有点儿重复。

生: 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有点儿啰唆了。

师:非常好,那我们把刚刚说的句子修改修改,更简洁地来说,怎么样?

生: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淡黄的,浅蓝的,深紫的。

生: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西瓜绿的,樱桃红的,葡萄紫的。

3.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交流海水颜色多的原因。

师:真好,这次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颜色,而且语言更简洁了,值得表扬!同学们,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颜色,为什么我们家附近的湖水颜色就很单一呢?刚刚读了这一段,谁能给大家解释解释?王老师建议大家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

生: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所以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生:西沙群岛的海水之所以颜色很多,是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

师:非常好,这两位同学的介绍非常清楚,谢谢你们!

任务三:感受物产丰富,体会用词的精准

学习活动一:紧扣重点词,在表达中促进理解

1.出示第3段,生齐读。

师:欣赏完了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海水,下面我们就去西沙群岛的海底看一看,大家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海底的什么最有意思。一会儿分享给大家。

2. 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勾画词句。

3. 生交流海底有意思的物产。

师:说说看,你觉得海底的什么最有意思?

生:珊瑚,因为它有好多样子。

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生: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师:同学们,课文中说岩石上的珊瑚是“各种各样”的,知道什么是各种各样吗?

生:就是种类很多,样子也很多。

(1)交流珊瑚的样子,练习表达。

师:大家大胆想象一下,珊瑚还会有什么样子的?

生:有的像弯曲的小路。

生:有的像手掌一样分着叉。

师:我们来看看珊瑚的图片,谁来继续说说?(课件出示珊瑚图片。)

生:有的像毛茸茸的谷穗。生:有的像春天里的杨絮。

师:大家说得很好,如果能连成一段话来说就更好了,大家根据王老师的提示,试试吧!

课件出示:

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有的像第_,有的像    。

生: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有的像弯弯曲曲的小河流,有的像一枝美丽的小花。

生: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有的像飘扬的马尾,有的像伸出的手掌。

生: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有的像毛茸茸的谷穗,有的像春天里的杨絮。

学习活动二:抓住修饰词,在朗读中深入理解

1.理解关键词“威武”。

师:说得很好,我们继续分享交流,你觉得海底的什么最有意思?

生: 我觉得大龙虾很好玩,它划过来划过去的样子很威武,感觉像个将军。

生:我喜欢海参,因为它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感觉像刚睡醒一样。

师:请这个同学以海参的速度到老师这儿来!

师:大家明白海参的速度是怎样的了吗?生:特别慢地蠕动。

师:所以大家在读的时候也要放慢速度,可是大龙虾就不同了,很威武。什么是“威武”呢?

生:就是很厉害,很威风。我说一个很威武的人物,战国的吕布,我觉得就很威武。

2.指导朗读

师:说得很好,谁来读读这段话,读出海参与大龙虾的不同来?

3.指导书写“挺”

师:同学们,在这段话中作者写到大龙虾的样子挺威武,这个“挺”字是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而且还很容易写错,大家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1)交流书写要点,师范写

生:这个字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廷”,读作tǐng,是个形声字。

生:写“挺”字的时候要注意右边先写“壬”,再写“廴”,不要把“廴”写成“辶”。

师:(教师范写“挺”)写右边的部分就像坐车一样,让“壬”先上车坐稳当了,然后再开车,出“廴”。注意,“廴”两笔写成,最后的捺要平一些,长一些,托住上面的“壬”。

(2)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适时评价。

学习活动三:紧扣比喻句,在比较中发现写法

1.交流西沙群岛鱼多的句子。

师:同学们,除了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海底肯定还会有鱼,你在读课文的时候发现了吧?这里的鱼多不多?

生:西沙群岛的鱼非常多。

师:谁能把相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生: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2.指导读西沙群岛鱼漂亮的句子。

师:这一段不仅写到了鱼多,还写到了鱼很漂亮。鱼都有什么样子的?谁读给大家听听?

师生合作读。

3.发现比喻句,用熟悉代替不熟悉的事物写法

师:读了这段话,西沙群岛海底的鱼什么样子,大家清楚了吧?

生:清楚了。

师:实际上你们没有到过西沙群岛,没有见过那里种类丰富的鱼,但是读了这段话,一下子就知道了那里的鱼长什么样子,为什么呢?

师:想想看,虽然我们没有见过西沙群岛的鱼,但是说到红缨、扇子、皮球,大家能想到它们的样子吗?

生:能,皮球我们经常玩呢。

生:红缨我熟悉。我有一顶帽子,上面就带有红缨。

生:扇子我们到了夏天都会用。师:大家发现了什么?

生: 我知道了,作者比喻的时候用的都是我们熟悉的东西。

师:原来作者在比喻的时候,是把我们不熟悉的事物用熟悉的来比喻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这样能够让我们一下子就清楚了本来没见过的东西。

生:我们见过扇子,我们在读这句话的时候就会想到扇子的样子,这样就可以想象这个鱼的样子了。

师:非常好,看来以后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如果要写出不熟悉的事物、就可以用大家都熟悉的事物来比喻,这样大家就更容易理解了。

4. 指导书写“鼓”

师:最后,我们来写一写这段话中的生字“鼓”,谁有好办法记住它?

生: 这个字右边是“支”。

生:可以编个顺口溜来记:十豆十又。

师:这个方法挺有意思的,很容易就记住了,真不错。我们来写一写这个字吧。(教师范写并讲解)这个“鼓”字左右两边的上半部分都是“十”,下半部分不同,“豆”的最后一笔提向上,“又”的撇捺要舒展。因为笔画数较多,因此左右两部分都要“瘦”一些。

(学生练习书写,师适时指导点评。)

师:西沙群岛的景色优美,物产丰富。今天我们看到了五光十色的海水,看到了珊瑚、海参、龙虾和鱼,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去看看西沙群岛的海鸟。今天留给大家的作业有两个:一是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二是积累优美的词语和句子。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5. 布置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用自己的话向好朋友或者家长介绍西沙群岛的美丽或者富饶。

(2)积累好的词语和句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堂实录——王林波老师执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ep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