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之美:有机自然是统觉形式的来源之美
![](https://img.haomeiwen.com/i4227773/dbfdda93e8cfc72d.jpg)
其实,很多时候,在某种意义上,物质世界的形式总是极其明确的,因为构成这个世界的粒子在每一刹间都处于一定的相对位置上,但是一个除了原子星座以外就没有其它形式的世界,对我们的知觉还是浑浑沌沌的,因为我们不能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细察,也不能均匀地把注意力落在无数的部分之上。
然而,然而,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来看,机械作用的必然性促成了种种成分的分配和聚合,这些成分就构成了我们谋求的个别事物。
且,某些原子体系是成单位地运动的;这些有机体生生不息,在我们环境中常常反复出现,所以我们的感官习惯了把它们的各部分连在一起来看,它的形式就成为一种自然的,可以认识的形式。
细致观察会发现,由于对应的印象是按照次序和顺序进入我们的感官的,所以一些次序和顺序便在我们的想象里树立起来。
于是,我们能够回忆、再现,而在再现的过程中,凭借幻想的万花筒,又改变了我们知觉所接受的事物形式。
因此,外在自然的机械组织是我们心中的统觉形式的来源。
若不是感觉,由于经常重复某些顺序和反复重视重现精密的数理关系,使我们的幻想清楚而新鲜,我们就会陷入想象力的昏睡状态。
并且,追求理想就会蜕化成皂白不分,我们的记忆力也会日益迟钝,最终,我们所梦想的世界也就日益贫乏而空泛。
因为,这种发展现象在艺术史上反复出现。
例如,描写人形的方法,就表明了人们是怎样领会人形的。
而艺术只能再现人类肉眼所能掌握的那么多自然形状。
在绘画和雕塑的最原始阶段,描写人及其手和脚、十指和十趾,就像枝枒似的伸向空中,人体的统觉形式显然是实用的和继承的,而艺术家只记下他所熟悉的,而不是传达人体知识的任何一种个别知觉。
因为急于要达到对象的实用方面的概念,那些知觉就仓卒间被埋没而失掉了。
我们在一些亚述绘画上见到,在侧面看的脸上绘着正面看的眼睛,每一成分都依照最易观察最易记忆的样子刻画,就是这个原理的幼稚表现。
而希腊雕塑艺术的发展,是自然逐渐深入人心和事物统觉慢慢丰富起来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之后,类似埃及艺术的生硬渐渐消失了,首先是从小塑像的体形上,后来则从神像的体形上消失,最后,面孔也起了变化,这种神圣的微笑也差不多绝迹了【在伊齐那的大理石群像上,受伤垂死的战士象仍然带着佛陀似的表情:他们的身躯,虽然还是传统的塑法,但是比居中那个难看的雅典娜像,显出在观察上一大进步,雅典娜女神的脚是埃及的侧面,她的相貌似夜枭<猫头鹰>。】。
然而,这种进步有一个很近的限度;一旦达到了最美的包罗万象的统觉形式,一旦掌握到最好时机的最好形式,艺术家就好象再没有什么作为了。
不过,再现个别事物的缺点,似乎是错误的,因为美毕竟是大家期望的东西。
而且,大师的灵感所发现的理想,往往比其弟子能够凭自己在自然中发现的任何东西更美。
所以,艺术便从它的高峰向两个方向下降。
它或者变成了学院派的艺术,放弃对自然研究,而堕落到空洞的俗套;或者变成了鄙俗艺术,放弃了美,而陷入缺乏趣味缺乏想象的技巧;后者是古代雕刻所走过的道路,前者曾经是现代艺术的可怕的命运,然而也有觉醒的时候。
每当回返自然以寻求一个新的统觉形式和一个新的理想的时候,艺术便觉醒过来。
一切艺术都不断需要回返自然,如果不这么办的话,我们的统觉形式就会逐渐变成浅薄和陈旧,而受传统和时间所支配。
有时候,我们不断判断美,但是我们却放弃了寻找美。
而补救的方法是回到现实中去,耐心地研究它,让现实的新特征作用于我们的心灵,深入到心灵深处,在那里各从其类生育想象的儿女,孕育出新的美,激发出新的创造,创造出新的一切。
于是,一种新艺术就能够出现,这种艺术像旧艺术一样出自赞美自然这同一根源,从而,就可以希望从一个新的方向达到同样的卓越成绩。
事实上,现代艺术所面对的危险之一,是前人的诱惑。
我们对诗歌的探索,我们对建筑的发狂实验,往往是因某一历史上的派别的吸引而引起的;我们不能独创自己的风格,因为这么多别人所创造的美妨碍着我们。
最终的结果是折衷主义,这种折衷主义,尽管有其很大的历史兴趣和心理兴趣,毕竟没有审美的统一性也没有那种永远使人愉快的力量。
因此,研究许多派艺术,便会成为精通一派艺术之障碍。
![](https://img.haomeiwen.com/i4227773/9e5bad4d4c3a1156.jpg)
我是 @别具一格格,爱文字爱分享爱创作。
正在码字创造人生,
岁月孤苦,唯热爱可抵漫长,
期待与你相遇,学习,进步与成长。
喜欢记得点赞收藏,我们下次分享见。
期待关注,让你每天收获一篇优质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