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6日 周五 晴
(根据王老师授课整理)
一、作业几点思考
1.研读语篇全面细致、深入,设计才能有高度。
2.单元整体理解和语篇类型界定,会引领整个设计方向。
3.如何在细节理解的基础上,应用实践?学习理解太多无法抵达素养高度,缺少学习理解,无法保证实践有效度和输出质量。
4.预习单到底是什么?仅仅是为了扫清阅读障碍的课前学习?
二、“六要素”课程内容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这一过程既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2017版课标)
1.教学目的素养化
目标素养化是指通过课堂活动促进核心素养整体协调发展。目标中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样情况下能做什么事,能做到什么程度,是否指向核心素养的落实。
(核心素养四方面是融合在一起的,不割裂,不能第一目标写语言能力,第二目标写文化,第三目标写思维,而是指向A、B、C三类目标,针对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或者,层次之间也有关联。
学习实践:感知与注意(认知冲突),获取与梳理(填空、排序、选择、匹配、判断对错)、概括与整合(结构与内容梳理);
应用实践:描述与阐释(思维导图或综合性问题),分析与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内化与运用(复述与概要写作)
迁移创新:推理与论证(作者价值观或态度),批判与评价(文体与修辞对主题意义的影响),想象与创新(口头和书面的语言输出)
从目标的词语运用上与三类活动结合,指向素养。(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
2.教学内容综合化
为什么六要素的最外层要加上三类活动?
三类活动是动态的,它会让静态的六要素动起来。
杜老师的预习单给我一个启示:预习单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学习,在单元主题引领下,可以设计有层次的活动。通过自主学习,教师引领完成对知识的建构与素养的达成。逻辑与层次性设计从哪里来?要看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3.教学情景主题化
教学情景主题化是指教学活动情景应该与单元主题一致。在主题引领下,依托语篇,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在具体活动情景中解决问题。将活动情景主题化。学生才能站在主题语境下思考问题。才能从全人类的高度看待世界,才能从现实生活的角度领取学习活动的社会价值。在情景中开展教学活动,解决具体问题,能促进学生的语境意识、语用意识、促进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未来,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要单元整体设计教学。
4.教学方式活动化
用一个个可操作的活动串联课堂。学生在活动前的准备,活动中的研究、活动后的总结反思与评价,教师也是活动中的一员。是活动的参与者与合作者,不仅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还能够教学相长。(通过活动,把确定的课程内容转换为核心素养。避免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教与学的割裂)
活动的意义性:这个活动是为了达到什么目标?
5.学习活动的层次化
符合认知规律:先整体后细节
符合逻辑顺序:先理解再应用
符合单元主题:主题串联活动
符合活动整体性:活动之间相关联
符合活动实践性:活动效果可检测
6.输出结果创新化
任何课型都必须有展示型任务
展示型任务或表现型任务,是证明学生达到预期理解目标和检测理解成效的评估依据。
输出结果的最高层次是迁移创新,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基础上解决陌生环境的新问题。
杜老师的设计总是那么新颖,作业分成必做与选做。必做要求的缩写是我从未用过的作业类型。不仅如此,还有要求,搭建了支架。口头作业提倡创新,是什么?什么做成的?用来干什么?
三、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实践中的课例中研究
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Section AB中各有一篇用感叹号结尾的文章。表明本单元以倡议书为主,当然不是严格的倡议书内容。单元标题用感叹号,是抒发情感、强调,也是倡议
话题即谈论的主题,(谈话的中心+各种意见、说法)
功能是使用语言达到某种目的的交际、互动行为。
英文倡议书
1.引出倡议目的,2.列举倡议内容,3.提出呼吁
精读与泛读的区别?
精读主要是课内文章,侧重语篇结构、语篇语言,长难句等分析,如中考中的完形填空、语篇填空、词语运用等都是精读,还有语法的分析在里面。什么是泛读?只要指课外阅读,侧重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本课是以泛读为主,也有精读部分。
这个设计融合了单词学习,理解单词中,选择文章主要内容。有亮点。
活动二仍旧聚焦单词词缀的学习总结。
思维导图是梳理文章内容比较有效的方式。
梳理之后的“你认为”有新意。
通过对问题的聚焦,学生即可以理解表层问题,也引导思考深层次问题。问题之间形成问题链。很好的方式。
文本与我的关系设计
预习单与课堂的衔接:课堂是对预习单的展演。
预习单的作用是什么?不仅仅是预习知识学习与梳理,在不断的设问中,更有思维与素养的提升,课堂是展示预习单上开放性问题,迁移创新的都需要展示。
好句赏析后面的人物总结是亮点,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力,还是下一个环节的支架。
输出不仅仅是内容的输出,也是素养的累积与整合。不仅仅是一节课,也可能是几周时间的完成。因此,这种预习单的课不适合优质课评选类,日常课堂比较合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