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天气晴,去了医院看病,又经过了很爱的老城区。
周围的置物大体没有太大的改变,与往常一样美丽迷人。变的是我,变得平淡,变得疲惫,没有了以前的期待与兴奋,没有了以往的好奇与四处张望。
原来,当情绪找不到出口时,身体也会反抗。
窗边的那对椅子不在了,隔壁的书店仍旧开着--
想起上次情绪堆积、想逃跑还是去年秋军训,那时好像是为了和自己赌气,每天早上坚持六点起,披件针织衫,踢着拖鞋,为的是慢悠悠走出校门吃顿早餐。
军训的夜晚后来天气热的越来越难受,身体也受不了,就趁着军训找辅导员请假。还记得那天,妈妈接电话,是责备;辅导员助理签名,是质疑;早餐吃了个瑞幸的培根蛋堡可颂,是冷的,很难吃,最后委屈的大哭一场。
想起了《海边的曼彻斯特》的一句影评:“有时关不上冰箱的门,脚趾撞到了桌脚,临出门找不到想要的东西,突然忍不住掉眼泪。你觉得小题大作,只有我自己知道为什么。”
都说成年人越来越爱哭。有时候完全无关的一个瞬间,都可能成为情绪的引爆点。但是我却越来越理解那时候的自己,不是我们越来越不坚强,而是要承受的东西越来越多。
Movie--
在家放假三个月,也就意味着和自己相处也快三个月了。在自己的房间放空、耍废、读书、思考、搞自闭、想念。和自己相处是一件很难的事,又是一辈子要去做的事。
有时候啊,就是因为跟自己太熟悉了,才对自己不够礼貌、不够温柔、过于严厉、过于苛刻。
所以当情绪达到顶峰的时候,不愿通过屏幕分享情绪,不愿在人前示弱,撅着一股脾气,风平浪静稳如泰山,等到回到房间,关好门窗,躲在被子里捂住嘴巴用力叫唤,才开始安心肆意发泄流泪,任由郁结、悲伤在身体里乱撞,只顾一股劲的把负能量砸在自己身上。讽刺的来说,交付情绪,又好像只有自己才靠得住。
我与落日月亮的合影--
我以前很“狂妄”且信任,总觉得喜欢我的人就是要接纳所有面貌的我。后来发现不是这样的,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想看到的仅仅是四平八稳的我。
所以从上大学到这个假期,我越来越清晰地感知到「孤单」,孤独和孤单是两个意思,和有没有人爱我,有没有人对我的近况有关切都没有很大关系。
“我的人生百分之百是我的”的另一种含义就是,身边人影匆匆,没有人能一直地陪伴我,我只和自己相对。
所以把悲伤分一些出来,才不至于太沉
把空间腾出来一些,风才会抵达
把掉落的眼泪嚼碎吞下
把冷掉的旧茶倒掉重来
打碎自己
再重整自己
公众号:阿蓻漫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