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够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世上,身体好、精神好这两个一个都不能缺。特别是精神好这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还比身体好更重要一点。毕竟,身体好要求更多的是物质条件要好一些,这个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容易达到的。而精神方面的好,一是标准不太好统一,再者由于各个人的观点、爱好又千差万别,因而不容易满足。有一个社会学的统计表明,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程度提高,人们的精神方面问题不是少了而是在逐年增加,这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现实存在的很大问题。
在精神层面上,现代人随着视野的扩大和观念的多元,一个突出的现象是现们人的偶象意识越来越淡薄。和古代人相比,由于现代人的服从意识要比古人弱得多,而独立、批判意识要比古人强的多,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社会的一个基本思想基本状态。这种状态,当然有其好的一面,那就是这个社会对各种各样的事物的看法更有理性和更多样性,更有利于各项事物沿正确方向全面发展并且接受的人也是和颜润色地去接受的。但是,这样的一种社会思想现状,也有一个不好的方面,那就是人们的批判精神增强后,对所有的事物、人物的挑剔性明显增大,评头论足的现象无时不在,因而,与人配合的意识就相对减弱,这就造成了当代社会要想对一件事情达成统一认识,所需要的时间成本显著增大,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讲,也可以说社会精神层面发展的效率明显降低,有一个当前流行的词来说,那就是:内卷增大增多 。
造成内卷的原因当然众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的偶象意识明显淡漠,也就是所有的人都觉得自己的认识很到位,足可以“引领”社会发展,对别人那怕是偶象的观点也往往不加重视。或者说,现代人越来越没有偶象意识了。。
在人类的存在的整个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偶象都是顶礼膜拜的,偶象的要求就是个人的生存准则。世界三大宗教的信徒们到现在基本上仍是无条件地“听从”并按照神的召唤和神的意志去决定个人、群体方方面面活动就是现实的例证。当然,这样靠偶象进行的社会治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其治理的境界显然是处于一个高水平状态。而一旦社会或个体失去了偶象,迷茫、抱怨、批判等现象就会明显增多,这对社会和个体都有负面影响。《诗经》小雅里的《都人士》这篇作品,反映的就是人们对偶象的怀念这种情感。
西周末年,王权消弱,征战不断,过去长期树立的偶象人物不再被社会主流所崇拜,社会各界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事,因而乱象横生,作者因此而感慨,所以创作了这篇《都人士》。她通篇通过对自己偶象人物及其子女的衣着、外貌、言行、品德的描写、赞美,表达作者怀念他们对社会的引领作用,呼唤当世的人们要象他们那样去生活,从而担负起每个人应该担负的家庭、社会、国家责任。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彼都人士,台笠缁撮。彼君子女,绸直如发。我不见兮,我心不说。
彼都人士,充耳琇实。彼君子女,谓之尹吉。我不见兮,我心苑结。
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我不见兮,言从之迈。
匪伊垂之,带则有余。匪伊卷之,发则有
旟。我不见兮,去何盱矣。
如果译成现代文,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偶象人物对作者的全方位影响:
(过去)国都的那些高尚君子们,他们的衣着是那么的高雅端庄。他们待人从来都是那么地和颜润色,他们说起话来合规合矩。他们行走在大街上,所有的人们都希望和他们交往。(第一章通过对偶象们的衣着、言语方面描写,赞美了偶象们的气质)。
(过去)国都的那些高尚君子们,他们出门都戴着精致的台笠、缁冠。(跟随着)他们的子女们,个个一头浓密漂亮的头发。我要是一天在都城里见不到这些君子们,我的心里就会很失望。
(过去)国都的那些高尚君子们,他们的耳坠那么明亮、珍贵。(跟随着)他们的子女们,谁都知道是姓尹家族的孩子。我要是一天在都城里见不到这些君子们,我的心里就会很忧伤。
(过去)国都的那些高尚君子们,他们冠帽上长长的垂带都飘过了腰身。(跟随着)他们的子女们,卷曲的头发如那雄壮的蝎尾向上扬。我要是一天在都城里见不到这些君子们,我的魂灵就象到了远方。(第二、三、四三章通过对偶象及其子女服饰、形象的描写,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偶象的真心仰慕之情)。
不是这些君子们故意把自己的垂带做的那么长,是(社会的礼数)规定垂带一定要这样。不是这些君子们故意把孩子们的头发弄的卷起来,是(社会的礼数)规定小孩子的头发必须向上扬。我要是一天在都城里看不到这些高尚的君子们,叫我到哪里去诉说我对他们的绵绵衷肠?(第五章纯粹是怕别人误会,而专门
去解释自己偶象们的那些行为。这种处处事事为自己的偶象着想,容不得自己的偶象受到一点点被曲解和玷污的心态,是一个真正的“粉丝”行为。在作者,那是心甘情愿的付出与追随、捍卫,而对于那些君子们,也
由于他们自己所具有的高尚品德,为社会为别人树立了标杆,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赞誉。这样的君子们越多越被社会宣传、接受、追随,这个社会的主流就会更趋一致,社会治理的效果就会更好更高。
《都人士》让我们看到了,尊崇英雄和模范这个传统,在中国是有历史的。一个人,一个民族,也只有对这样的偶象能够做到顶礼膜拜并推而广之,这个个人或民族才能走得长远、坚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