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西郊沿咸阳湖二期新修了一座两寺渡公园,我家新房就在公园旁,公园呈半包围环抱着小区,小区从公园的一侧镶嵌进公园。从我家阳台望出去,浩浩汤汤的渭河水和碧绿的公园、恬静的湖面尽收眼底。从小区东门出去立即就进入公园,早晚绕公园漫步或慢跑一圈,足够了你一天的锻炼量。我为当初的毅然抉择庆幸。
阳台远眺两寺渡公园位于渭河北岸,紧邻咸阳湖二期,河堤路以北;南邻渭河、西宝高速公路;西接咸平路,北靠创业东路、明远路,公园占地59.5公顷(889亩),总投资4.7亿。公园定位为体现秦汉文化的综合性公园,公园除大量的绿植外,一个美丽迷人的人工湖蜿蜒其中。其中水面90亩,绿地669亩,园路及铺装占地面积134亩,绿化率75%.
浩浩汤汤的渭河水两寺渡历史悠久,公元前1000年的殷商时代,周文王两次在此迎娶,故名文王渡——诗经中的名篇:“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即出于此;其后,汉武帝建便桥于渭阳,历经风雨八百年;便桥被毁,两寺渡摆渡又千年。因此段历史,将古都咸阳的辉煌历史上溯近千年。公园148年,村人与高世安合作,选址西北孤丘建孤魂寺,渭阳人从此敬孤魂佛——目莲老母。每年7月15日举办木兰盆会,在渭河上放河灯。公园820年在村东 建“三圣寺”,供奉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从此因有两个寺院,两个码头,一个渡口,村民才叫“两寺渡”或“两寺头”。两寺渡公园因地处两寺渡村原址而得名。
公园入口从北边的创业东路进入公园,宽阔的广场上矗立着左右对称的两个大型雕塑,每个雕塑由四根巨型立柱挺立,雕塑的顶端左右是四只巨型的龙头造型。宽阔的公园广场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恬静的湖面游玩的野鸭 湖水与建筑相互辉映 湖中倒影沿着湖水周边的步道散步,远处小区的建筑物与湖面相互辉映,挺拔的楼房在湖面的倒影与湖水相映成趣。水是生命之源,亲水近水的建筑物似乎有了许多灵性。居住生活在此的人们自然心境开阔心情舒畅许多。
环绕湖面的步道 练家子 乡村记忆 扶苏 李斯 蒙恬 王翦 吕不韦 张仪 秦惠文王围绕公园中间的湖面周围的步道前行,道路两旁艺术家李小超先生的雕塑作品点缀两旁,有乡村记忆组,历史文化组。一老一少两人的刀枪对阵,活灵活现出老秦人崇尚武功自强自立的精神和传统;扶苏、李斯、吕不韦、秦惠文王等秦国政治家的塑像传承着古人合纵连横、变法图强的治国智慧;蒙恬、白起、王翦上将军的塑像似乎在诉说着统一六国、大国崛起的艰难和鏖战。所有这些均凸显出两寺渡公园的文化主题和古都咸阳的辉煌历史。
湖心便桥 湖心便桥 拱形桥 绿竹掩映的步道 道旁的树木公园中的人工湖蜿蜒曲折贯穿整个公园,前边我们看到的宽阔的湖面是最为宽阔的水域,自西向东随着地势的由高到低水流呈梯形逐级而流,在蜿蜒曲折的湖面上不时用石料修建成供游人游玩和孩童们嬉戏的便桥,雨中的游人撑伞而行,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穿越湖面较窄处的拱形桥增添了游趣和景致。道旁的绿竹郁郁葱葱、树顶的花色树叶煞是好看。
觅食的白鹅 觅食的白鹅 觅食的白鹅 鹅的小屋 秋天的莲叶 高新区招牌的背影道旁的草地上,一群正在觅食的白鹅悠闲自在的散步,湖面四周铺陈着秋天的莲叶,带着篱笆的鹅的小木屋小巧玲珑。这一切均显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淡定。远处高新区的巨型招牌的背影清晰可见,预示着这一块区域的无限未来。
湖畔书屋 关中老人公园的西南角有有一座湖畔书屋,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气息,书屋里孩子们在翻阅着各种自己喜欢的图书。书屋外的小广场上矗立着李小超先生的又一尊巨型雕塑作品——关中老人。老人饱经沧桑的脸庞上写满了岁月的痕迹,鼻梁上架着一副货真价实的石头镜,双目注视着这大地上发生的一切。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铸就伟大。幸福生活是靠奋斗创造出来的。高新区的招牌和这位关中老人似乎是诉说着传统和未来,描述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美好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