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蜀地。
持续了数月的寒冬终于完全消融,空气中带着丝丝暖意。不甘寂寞的蜜蜂在街上漫步着,然后循着花香钻进了一处院落,落在花蕊上,贪婪的吸吮着花蜜。

庭院里,一位中年文士指着盛开的李树花,开口吟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然后将目光投向了旁边的丰韵少妇,少妇嗔怪的瞥了丈夫一眼,无奈的接了一句“火烧叶林红霞落”,说完夫妻二人都将希冀的目光投向了七岁的儿子——谁知那小孩却是毫不含糊,脱口而出“李花怒放一树白”。
文士大喜,遂为聪慧的儿子取名为“白”。
春去秋来,那七岁的小男孩如今也已长大成人,时光并没有消磨掉他的灵气,相反的,与生俱来的诗词天赋加上后天的良好教育,时有佳作他在蜀地已经有了不小的名气。
哪个少年没有仗剑走天涯的梦想,向往游侠生活的白,自小便习练剑术。书生打扮的他腰间挎着一把宝剑,身材修长,又有一股独特的书卷气,端的是一位翩翩美少年。
这日,少年跪在双亲面前,“父亲,母亲,孩儿决定要外出游历,以后便不能在您二位膝前侍奉,孩儿不孝啊!”
“去吧,去吧,去外面闯闯吧!记得我和你母亲在家中等你!”文士做出了艰难的决定。
少年接过了母亲默默收拾好的行囊,再次叩拜后转身离开,他不敢回头,害怕父母看到自己眼中的泪水,更怕看到泣不成声的母亲!
少年要出蜀道,要到繁花似锦的中原去。他要在一个更大的舞台实现自己的理想。
行至蜀道,少年看着这如刀削过一般笔直的险峻山峰,直插云霄,顿生豪情万丈,踏步行前,似要征服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地。

少年不惧,自是无险。走出蜀道的他便要一路游历,向那权利的中心——长安行去。
少年不知愁滋味。
噫吁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长安之难,难于出蜀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