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上学期在六年级学生要毕业的时候,学校有一次学生阅读征文。当学校相关领导布置任务问及我能不能指导学生写一写时,我答应试试。文件要求必须是学生原创。
我先领着学生回顾一下,读后感要求,然后布置学生晚上回家找一本自己阅读过喜欢的书回顾内容,两天后再课堂上写。总怕布置学生回家写引用过多,就不是原创了。两天后的一个下午,给学生一节课的写作时间。然后进行展示读评出三名同学的读后感。因为只有三个名额,只能忍痛割爱放弃几篇文章。收上来三篇文章,看着她们的读后感我在保留原创的前提下进行了微修改。
一名女孩写的是呼兰河传读后感,她从萧红坎坷的生活阅历,感知到了她顽强如野草般的生命力。从而联想到自己在生活中缺少的就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另一名同学很爱看书,下课的时候,都会拿出来一本书看。她写的是外婆的道歉信这本书的读后感。一个女孩因外婆的关心懂得自我向阳成长的故事。在暑假她的妈妈问:“要不要给她补习初中课程?”我没有说要不要,只是告诉孩子母亲尊重孩子意愿,尤其语文多看看课外书,就会有进步。她的妈妈说天天看,很高兴他们的小学六年生活能在最后一年爱上阅读。也许,进入中学后就没有太多时间读课外书了。
但我相信他们不会忘记小学高年级时和老师一起午饭后阅读的情景。阅读到底能给学生带来什么。他也许不能直接你的成绩,但是潜移默化会滋润学生的内心。让孩子变得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热情,内心变得敏感柔软。这将让他一辈子受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