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学生阶段的我,通常做内归因:我读书少,作者一定是很牛的,然而年岁既长。我开始明白,作者最重要的就是写作清晰流畅的文字,降低理解难度,为读者提供方便。所以请你一定要调整心态:如果读不懂一篇东西,大可不必怪自己,而是要理直气壮地把矛头指向作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健康的倒逼机制,逼迫作者们清晰的写作。
来源:《写作是门手艺》P41
![](https://img.haomeiwen.com/i3974612/e9eef078d2c16c4d.jpg)
【核心概念解读】
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尤其看经典读物,如果看不懂,读起来晦涩难懂,你会怎么做呢?
我通常会感叹自己学书太浅,这么经典的读物都读不懂,自惭形秽呀。
但是在这本《写作是门手艺》里刘军强老师上面的这段话让我茅塞顿开。作者写作最重要的是要写清晰流畅的文字,降低理解难度,为读者提供方便。
书,要看面对的人群,如果是大众的读物,应该是让60% 70%的人都能够清晰明白要传达的内容,千万不要咬文嚼字,在简洁的前提之下,尽可能掰开揉碎跟大众讲明白,最好还是要有一些有趣的点,引发大家阅读的兴趣。
【个人体验】
当然换一个角度,对于不怎么写作,或者说话表达没有那么清晰的人来说(比如我自己),第一步还是先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就这第一步也根本没有那么的简单。需要思维结构化,流程化,标准化训练。就是先看起来傻乎乎干巴巴,但是该交代的1 2 3都能交代清楚。
第二,再从读者的角度去考虑,假使这件事情他一点都不了解,听了我的叙述,能否跟着我,顺着我的思路理解我的意思呢?
第三步,再去润色。把自己看到的有趣的,精彩的,细节的地方好好描述。
我想应该要经过以上三步的,路是一步一步走,饭也是一口一口吃。不能着急,通过自己一篇文章一篇文章的刻意练习,看着大家对我的点赞数,一个两个三个的积累,验证我写的内容慢慢的越来越吸引人,打动人。
【行为指引】
加油,让自己的表达更加清晰有力。
虽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我会用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慢慢写下去,写自己的经历,写自己的人生。
也祝福每个在简书码字的小伙伴,都能写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