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

作者: 城门市鱼 | 来源:发表于2023-05-17 08:06 被阅读0次

譬喻没有性别,但引人浮思。头脑基本上是清醒而又明智的,而愈下则敏感而愚蠢。所谓上下一体,休戚相关,又怎么能说头脑是无辜的呢?

可以保留,但不能反驳,最好是笑纳。但现实种种又怎样“咽泪装欢”?威压一直都在,只不过多是镶上了美丽的花边。“皮袍下的小”不过是智识阶层的肤浅感受,而草民的逼仄、萎缩才是赤裸裸的,令头脑汗涔涔的真相。

志大而才疏,岂独适用于草莽耶?不唯书,不唯上,核心者谁哉?!“困龙”蛰伏,动辄罪民。厚地高天,不仁久矣。

时有一雀,自言“公”姓,名曰“大荣”。常自诩为“大荣雀”,啁啾必冠一“伟”字,宛转而“光明”,和鸣以“正大”,简言之——“伟光正”也。

斯雀乃上下四方,往古来今中的第一俊鸟。它特别的爱惜自己的羽毛,如孔雀一样的动辄“开屏”,但并不是为了求偶以卖弄风骚,也绝非多情,于是乎就只能是“自恋”了。它也决计是不能接受一星半点儿的批评的,它煞有介事,倒是在自己周围设置了一些明镜,但除却搔首弄姿,自作多情外,似乎也没有几许实际的价值。然而它又是颇不耐寂寞的,时不时地扎煞着翅子,“扑扑棱棱”上窜下跳神经质似地聒噪个不住。

曾有幸见识过一只鸟,由于经受不住几颗樱桃的诱惑,它竟然溜进了罩住樱株的罗网。见有人来,它一时慌了手脚,左右翻飞,上下盘旋个不住;可悲的是它并不愿意为自己的贪嘴买单,自以为是,“至死不渝”是它一贯的作风和宗旨。但它终究还是死了,它的体量确乎很小,也极轻,一把盈握,可感骨骼;但其喙至硬,张口如钳,卡咬殊狠,若非其弱小的缘故,恐怕要被它无情一啄,血流如注了。而“大荣雀”有似于此,更何况它体量庞大,一鸣而天下应,虽啄虎狼若餐蚁,况食人哉?

据传“大荣雀”和饕餮是近亲。非但食量颇大,且甚为狡黠,据说是得到了神明的眷顾和提点。传说很是得了一些神性,以是就有了某种神圣的使命,但往往又夹带了些“人无我有”的私货——“独树一帜”的特别待遇。由于独唱过于寂寞,于是就呼朋引伴,既而又近亲繁殖了起来。如斯,蚁虫们异想着一朝插上双翅,陶醉于和它们“共舞春天”绝然是痴人说梦的了。但草芥又何屑于和它们翩翩起舞呢?唯有茅厕里的那些物事,幻想着旦夕间羽化飞升,旋起翅子,嗡着赞歌,一路臭味相投去了。

相关文章

  • 譬喻

    故事是生活的譬喻。

  • 人生究竟是什么?

    人 生 究 竟 是 什 么 ? 释尊在《佛譬喻经》中,以一段有名的譬喻,向我们开示“人生究竟是什么?” 这譬喻是这...

  • 莫以善小而不为,不论事之大小,总会善有善报

    在阅读本文前,先了解两个名词: 1、《譬喻经》又称《杂譬喻经》,是指佛典中以譬喻故事来彰显佛理的经文,此形式由释迦...

  • 佛陀揭秘:人生的真相

    释尊在《佛譬喻经》中,以一段有名的譬喻,向我们开示"人生究竟是什么?" 这譬喻是这样的: 在一个寂寞的秋天黄昏,无...

  • 【66】七处破妄之一——正破计内(二)

    楞 严 经 讲 记 净界法师 壬二、喻明降伏。 佛陀在讲道理之前先讲出一个譬喻,譬喻容易了解,从譬喻当中再回归到道...

  • 譬喻、拟人和拟物2

    譬喻、拟人和拟物 说一件事情,用别的事情来比拟,这是我们常用的一种积极修辞法,叫做譬喻。譬喻有明喻、借喻和隐喻。譬...

  • 生存指南(二)

    二 有一种关于世界的隐喻,将世界本身譬喻为浮萍。这个譬喻足够荒唐,但有其真实的一面。在这个譬喻里,浮萍被假设为一件...

  • 真正看懂这张图的人就能看懂人生!

    真正看懂这张图的人就能看懂人生! 释迦牟尼在《佛譬喻经》中,以一段有名的譬喻,这譬喻是这样的: 在一个寂寞的秋天...

  • 读唐诗9:“何不相逢未嫁时”里的遇合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你总结了比喻的两大特点,说:要用譬喻,约有两个重点必须留神:第一,譬喻和被譬喻的两个事物必须...

  • 譬喻的妙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譬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kv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