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一年前上映的电影,昨天下午无意间在手机上搜到的。我原本没想看,一是离开校园太久了;二是不确信校园剧会有什么笑点。
后来,决定看的原因是主演于谦。我最近晚饭后散步的时候,一直在听相声,(似乎有想写相声剧本的意思)我就想看看舞台上一个话语不多的捧哏会有怎样的电影表演。
事实证明,于谦的演技能打八十分!
对于整部电影,我还是不想说太多表扬的话,因为,我好像一直在感到有很多的不足。
当我一想到有很多缺陷的时候,就把很多好的东西给掩埋了——比如,最开始,讲南宿一中的新生开学。我不知道这个中学是在哪个省,反正也看不清南北,没有冬天穿大棉袄的戏,这是一部贯穿整个高中三年的戏,能不能让我看看不同季节的校园呢?能不能让我从街路或民居大抵了解是哪个省市的故事呢?
故事发生在一九八五年,那时候,国民还不富裕。可是,电影里同学们的穿戴明显是十年后的样子。那个烫了大波浪发式的女生,那件连衣裙的设计也略显前卫了吧?还有,那时候有涂口红的高一学生吗?
再看看班里其他同学的脸,一个个沧桑的跟上了研究生似的!我不知道导演咋想的?找演员,能不能符合点实际年龄呢?找一群大叔装嫩演高一的学生,真是荒唐!高一的孩子,十六七岁,脸上有稚气还有婴儿肥的!眼神里闪烁着质朴和单纯!请问,导演没读过高一,没有同学吗?
回看整部电影,可以分两部分,前一段是高二前的几件事儿,主要写老师的严厉和学生的顽皮。事件围绕自行车的比较多,或许,导演想把自行车做为一条副线来贯穿始末,但是,总觉得不够有力量。似乎一个实物的历史厚重感还是欠踏实!
在我看来,高二前的故事就像是在演小品。尤其那个男生尬舞其他三个学生卸车瓦盖那段儿,本来想笑,但是,总觉得故事太假。不是故事假,是觉得表演的痕迹太明显,往往让你觉得欠缺合理性。
就连演到那几个小混混的时候,也总觉得发力不够,好像不是真的混混而是几个闹着玩儿的邻居小孩儿。
这儿就要顺带说一句于谦的表演了,我之所以说他的演技是八十分,主要是我们对他在说相声时候的印象太深。他给人一种只能演喜剧的形象,反观他的几场情绪激烈的戏,你从那张脸上,真看不出剧情该有的表演效果。比如,他去找洛小乙的那场戏,学生要打他,这时,他的悲愤和怨怒表演的就不够力度! 通俗的说,看不出那种恨劲儿!这个时候我就想,哪个演员能替他来演的更好呢?
观众一旦有了挑剔的眼光来看电影 ,那么,就很难被剧情带动到全情投入。
直到电影的后半部分,才慢慢散发出温情来。虽然也会觉得同学们晚自习都拿个手电筒出去找自行车有点不尽合乎剧情,但为了整个师生情的一个反转,还能勉强接受。
当然,在老师请几个同学去家里喝酒的那场戏里,我还是被感动到了。尤其是老师拿出他北大中文系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讲到他因为家庭的原因不能上北大,我想到了我的爸爸,是的,那一刻,我流泪了!不是为没上北大的苗老师,而是为了和他类似经历的爸爸!
电影的结局,我是不满意的!不满意的地方有三处: 一,安静的结局是因伤高考失利,这和前情不符合,她那么优秀的学生,要立志上北大,而放弃保送的好学生,怎么可能考了三年都不中?最后,做了个图书管理员。 二,高考前,已经复职的苗老师怎么可能失踪?他的理念呢?他的职业操守呢?难道几十个学生的前途抵不上他对一个女生的愧疚?他也要抛弃妻子和女儿?去一个山沟里隐居? 荒唐到不近人情!而导演以为这是表达人物个性呢!很失败的设计! 三,没有交代班里其他几个同学的高考结果。这很让我失望! 无论是洛小乙还是郭婷婷以及得了脑瘤那小子,他们最后都考上大学或者一个中专也行,也说明他们在这样一个好老师那里得到了正能量!可是,为啥没交代呢?
在说一下电影的结尾,本来导演想升华一下,可是我人物他很文艺的表达确是最大的败笔!
这不是我想看到的结局。我是想看到他的学生在老师的感召下都鱼跃龙门,都有出息,都是这个国家的大贡献者! 不然,一个地区的优秀教师,他的精神何在?
其实,在电影的后半段,我整个情绪都是不好的,我已经不在意电影的真正表达了。我脑海里一直想着我爸爸的形象。我想:这电影要是由我爸爸来演,一定会演的更好!
爸不用任何演技,他就本色的演他自己就好!
爸做了一辈子教师,他是那个学校里最好的老师,他是学校里第一个中教一级教师。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在他的班级,因为,爸管理班级是出了名的严格。
我很少写我爸,我不敢写,怕我写不好,我怕辜负他的期待!
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好像一直在找我爸的影子。有的时候,好像真看到了爸的影子。那我就说,这是电影最成功的地方吧!
我不一定推荐你去看,如果你有怀旧情节且不是很挑剔的话,或者闲着无聊又不怕可能会落泪,看看也行!
仅此而已!
《老师·好》观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