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本纪

作者: 释迦干屎橛 | 来源:发表于2015-06-28 12:55 被阅读78次

虎,兽中之王也。

有虎名羽,幼失亲,流亡江湖,囚禁樊笼之内,供人观赏,失其本性。后因火出逃,不得食数日。遇山猫,求乞。山猫笑曰:尔甚伟岸,爪牙锋利,何故如此?虎言前事,山猫怜之,收为徒教习捕食猎杀术。初,山猫猎鼠,虎即杀麋鹿,张口如盆,撕咬如纸,山猫畏惧,恐伤己,不敢技艺全授。果后数月,虎笑曰:先生术吾已全知,恩不足报,唯有食矣。逃,走于树。虎异之,曰:先生教何以藏私?猫笑曰:教汝今有命否?尔技成,可往他处。虎视之良久拜而去。

行数日,见一山,有定居意,适一旁狐狸过,乃问此为何处。曰:此乃猴山,有猴者丑为王,世居于此,狼狈为其走狗。又问:此猴如何?曰:残暴嗜杀,生性多疑,百兽苦其久矣。虎舔齿笑曰:可为餐矣。狐惊惧,视左右低言:不可高声。虎神色自若。狐因而问:子莫非虎耶?虎笑而不答。狐又道:如此可为前驱。

狐求见猴,猴笑曰:狐儿又来献艺否?对曰:臣遇异士,欲见大王。丑曰可,见虎,惊而异曰:此非驴也?马也?

虎答:常言是驴是马,要多观瞧,我现献技于王,请王看我是驴是马!其声如奔雷,震万物觳觫,猴赞叹。狈心中暗道:此子非善类。与一旁狼暗语:若有变,切不可妄动。只见虎奔走前后气定神闲,有王者风范,猴忽醒悟此乃虎也,急呼左右。虎大笑,扑猴,猴逃王座,前后跳跃。虎怒,值此时卫兵至,与虎斗皆死。猴愈惧,言曰:已君之武,集吾之智,天下当定。虎怒曰:安肯立竖子下。拍爪向前,猴脑浆崩裂毙。其余党徒,或奔或降。狼狈在其降内。虎以此王,改国名虎山,立狐狸为左相,狈为右相,狼为大将军,其余诸有功皆封赏。其后征战四方,历经百战无一败,唯与狮战时,曾伤一股,一年不能行。后三年,身死国亡。

初,狐氏狈氏交和,因狐狈子争兔,虎判为狐,于是两相恶,不同立于朝。时值人捕虎,狐为内应,意在杀狈。狈乃引狼入室,狐惊惧,去国,狐氏余党皆狈屠。狈因此胁众叛,复立猴子新为王,己为摄,共人驱虎。虎不敌,逃洞中与人僵持,数日饿死。人卖其皮毛于市,毛皮旧破,不值数钱,人持之而归。

诡史氏曰:惜哉,兽中之王,身死皮毛不过数钱,念其山中时,群雄伏惧,见者无不丧胆,知有今日否?学成即有杀师意,不过枭雄矣。至于杀猴封国,数年政息,在内不和也。至于功业鼎盛,为后世赞者,亦可叹耳。

又狐氏聪颖,若不假威做伥鬼,可改去国族灭否,或亦叹不复携子逐兔于山林矣?

相关文章

  • 老虎本纪

    虎,兽中之王也。 有虎名羽,幼失亲,流亡江湖,囚禁樊笼之内,供人观赏,失其本性。后因火出逃,不得食数日。遇山猫,求...

  • 【史记成语(十四)】出发——尝试与开端

    《史记》当中共有十二篇本纪,其中的夏本纪、吕太后本纪以及孝景本纪三篇并没有流传至今的成语,其他的九篇本纪中...

  • 008、项羽、刘邦《本纪》:天翻地覆的超级对手

    上一讲我们讲了《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今天我们讲《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主题是天翻地覆中的超级对手。 《项...

  • 研读 | 析《史记·吕太后本纪》

    《史记》共有十二篇本纪,本纪主要为帝王传记,然而其中有两篇例外,即《项羽本纪第七》和《吕太后本纪第九》。这两个人物...

  • 锦衣不夜行

    富贵不归乡里,如衣绣夜行,谁人知者? ——《项羽本纪》 在《项羽本纪...

  • 史记•夏本纪第二(一)

    今天我们进入第二卷即夏本纪的学习。夏本纪虽说命名为夏本纪,实则称其为禹本纪更为恰当,因为通篇几乎百分之八十的文字都...

  • 《王的盛宴》演绎的风云变幻

    秦末汉初本是英雄迭起的时代,最近阅读《史记》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感觉更甚,重要的人物和事件众多,...

  • 本纪十七《曹操本纪》

    伟哉我曹公,人生何飞扬! 才比汉武帝,雄侔秦始皇。 常以寡敌众,数凭弱胜强。 讨董心何壮,保君多有方。 遣将除李郭...

  • 十二本纪 · 殷本纪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

  • 汉武帝刘彻的寻仙之路!

    由于《史记·今上本纪》已经失传(因为司马迁生活在武帝时代,所以当时将武帝的本纪称为今上本纪),所以《史记》中现存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虎本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pe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