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面临着四大基本约束:东西不够、生命有限、互相依赖、需要协调。未来的一段时间将循着这些约束的内在逻辑,学习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研究陌生人的互动规律,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理解现象背后的经济逻辑,做复杂世界的明白人。
一、经济学视角的真实世界
1、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哪怕物质的总量不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有交易就有价格,有价格就有价格波动。有交易就会产生对货币的需求,有货币,就有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只要有货币,就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可见,经济规律在哪里都起作用。——雷德福
2、马粪争夺案
鼓励创造财富,还是鼓励对财富做标记?保护产权的努力会消耗资源,这种消耗越大,资源的净值就越低;社会的道德规范,越是能够帮助降低这种消耗,社会财富的积累就越多。所以尊重别人的财富,不能见猎心起,不能顺手牵羊,是一种普世的公正观,这种公正背后,却是效率的考量。不是单个人效率的考量,而是整个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的考量。
因为有效,所以公平。让社会里每个人都有积极性去积累财富的规则,或者那些让社会能够健康发展的规则,才是公正的规则。
3、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比较和选择的学问,在比较的时候不仅要看见那些看得见的东西,也要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同时权衡可以看得见的后果和通过推测得到的后果。——巴斯夏
破窗理论指出有破坏才有进步,但是如果窗户没有被打破,这户主人所拥有的资源,可以用来从事其他生产,可以产生更多的财富。看得见的,是自然灾害、人为破坏、人的衰老、工具落后等问题带来的就业机会以及花费掉的物资;而看不见的,是替代方案所导致的隐形的利益。当我们做决策时,要充分考虑那些暂时还看不见,甚至是永远也看不见的因素。
4、区分愿望与结果
很多学问研究的是“事与愿符”的规律:有什么样的愿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而产生好的结果,就要怀有美好的愿望,同时让那些怀有美好愿望的人多干事。而经济学研究的是“事与愿违”的规律,它要问的是:为什么有时候好心会办坏事?也就是那些出于良好的愿望而制定的经济政策,会产生哪些有害的后果。
二、人性观
1、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阿尔钦
万物存活看条件,和理性与否无关。世界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从统计学的观点看,只要存在不确定性,人们就没法算出所谓的最优解,顶多只有一个最优的概率区间。而经济学关心的是存活的条件,经济学研究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能够存活下来,如果条件发生了改变,人们存活的情况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也就是达尔文进化论的适者生存,游戏规则决定胜负概率。
2、亚当·斯密的人性观
斯密在《道德情操论》提出人性自私,同时具有同情心和爱心,但人的同情心是随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拉远而急速减弱的。每个人的爱心都极为有限,而又时刻需要别人的帮助,这时就需要市场。市场是一个陌生人跟陌生人打交道的地方,是一个陌生人服务陌生人的地方。
“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户、酿酒商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已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小圈子靠爱心、讲同情,而大世界靠市场、讲规则。“不要搞混了,不要在家庭、朋友圈里斤斤计较,过分讲究市场规则,也不要在市场上强求陌生人表现出不切实际的爱心”。
“每一个人,不需要自己关心社会福利,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去推动社会的福利,他只需要关心自己,追求他自己的福利就可以了。但是他在追求自己福利的过程中,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让他的努力转变为对公用事业的推动。这只看不见的手,会让他的自私自利推动社会福利的改进”。市场就是让成千上万陌生人互相协作的平台,提供了在没有强制的情况下合作的可能性。
3、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为什么行善扶贫难见成效?一是缺乏反馈机制;二是委托代理问题,负责行善的人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认真程度大打折扣;三是所托非人问题;四是养懒汉效应,造成人们的依赖和惰性。
商业行为是由于市场机制协调,鼓励人们分工合作,大幅、持续而高效地改进了人们的福利,所以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三、区别对待
1、稀缺
稀缺是一个基本事实,是人类始终面临的基本约束,所以经济学就建立在“稀缺”这个基础上。稀缺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不足,比如能源、地理位置、信任(与同学建立信任是一项长期投资)等。
造成稀缺的两个原因:一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二是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不断升级,物质越丰富,需求就越新奇,人类欲望得到充分满足的日子也不会到来。
2、选择和歧视
只要稀缺不可避免,选择就不可避免,区别对待就不可避免,歧视也就不可避免。为了消除歧视,却产生了新的歧视,即为逆向歧视。歧视不是问题,如何歧视才是问题。谁进行了歧视,谁就要承担歧视的后果。
3、凡歧视必得付代价
歧视有两个最根本的起源,一是偏好,二是信息不对称。人们经常以偏概全做判断,那是不得已,因为信息费用很高。以偏概全做判断当然会发生错误,但和要付出的成本相比,还是值得的。以偏概全能让我们以最低的成本获取一些初步的印象,但也要付出代价。对人歧视越多,自己代价越大。
当我们不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时,就会纵容自己歧视的习惯;当我们要付出很高代价时,就会节制自己歧视的习惯。市场竞争让人心胸宽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