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从三组对立表现,看12岁前儿童的先天性(2.)

从三组对立表现,看12岁前儿童的先天性(2.)

作者: 慢成长李涛 | 来源:发表于2023-07-09 13:22 被阅读0次

      2. 宇宙儿童与地球儿童

        从本质上来说,人不仅与地球联结在一起,也与整个宇宙密切关联。这些与天地的联系就活在生命体的各种组织与形式之中。

        比如说宇宙儿童,一般头部的整个形状特别匀称、立体而显得突出,相对于头部,他们的肢体形状就无法建构的如此完美,而且手指又圆又软,握起来没什么力气。

        地球儿童呢,肢体则很匀称,而且四肢灵活、有力量。

        这里分辨儿童是“宇宙的”还是“地球的”,主要还是看他们的心灵兴趣所在:宇宙儿童对形而上事物感兴趣,他们更重精神层面,所以即使到了十多岁,甚至三四十岁后,依然可以无忧无虑,依然可以天真无邪,就像宇宙那么大,可以包容一切。这类孩子就是我们常说的“懂事晚的孩子”、“太善良的人”。

        而地球儿童,他们对世俗更有天分,对人际关系、周围环境充满兴趣,然而对尘世事物有兴趣的同时也会受到尘世的牵绊,所以这些孩子本质上都有一点忧郁的倾向。这类孩子就是我们常说的“早熟的孩子”,随着教育内卷的早龄化,这类孩子越来越多。

        从教育角度说,平衡宇宙儿童和地球儿童的核心是:培养孩子对世界的感受。  世界不仅只有光、色彩与故事,它也由音乐的、动作的世俗事物组合而成。我们的任务就是让儿童去感受这一切。

        比如,地球儿童通常好动,与之对应的是内在活动是音乐、唱歌,外在的活动是身体的运动、活动、手工制作; 宇宙的儿童带到世上来的是思考方面的活动。

      进一步说,教育的作用就是通过有意识的感受与知觉,让孩子学习运用他们的优势天性;对于弱势天性也要有意识地运用它们,而不是压抑。比如:要让地球儿童充分体验到动作之美、要让宇宙儿童感受到内心思想的激动或创激!只有经过这样多次重复体验,孩子越来越理解自己的天生资质,从而学会运用它。

             

                (未完待续)

        (有这方面需求的家长,为了交流的更充分,请留意通知,参与近期我们的线下交流会~慢慢成长教育社群线下交流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三组对立表现,看12岁前儿童的先天性(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rs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