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是什么?
学琴偶有抗拒
2、事件是什么?
端午节期间,两天半时间被安排了琴课,通过和老公得沟通,放弃了同他一起回老家的计划,琴课老师从北京过来也挺不容易,几位同学都放弃了家里的事情,集中在端午节一举拿下我们七月份要上台演奏的《太极》,可是学琴的过程中,我觉察到,我偶有抗拒,老师给串完,要大家合着伴奏一起弹着跟,我有四五处都会跟丢,索性停在那里不动了。
3、即时反应是什么?
心慌
4、此刻身体的感觉如何?
木木的
5、内在对话是什么?
还没弹熟练就要跟伴奏,这能行吗?有的同学学的快,跟的上,我怎么就忘了哪是哪?我怎么这么笨呢?我怎么就不如别人呢?
6、内在感受是什么?
着急
7、自己内在什么情绪伤痛(情绪钩子)被触动?(需要临在中去经验和表达)
被驱使,被比较时很急躁,急的没法索性抗拒听不入耳了,你们爱说什么说什么。
小时候,家附近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学习成绩是父母那一辈人茶余饭后的必聊话题。我在小学时不用费力,也能保持班里前三成绩,但是不乏有考的不好过不了父母接受程度的时候,父母也会无觉知会用别人家孩子来刺激刺激我,希望我自己会争气,下次会努力,虽然爸妈一直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但是一到谈学习以外的事情,他们觉得都多余,都不值得一提,我应该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
8、发现自己有什么限制性信念?
越是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越是有压力。
父母只爱成绩不爱我,我不重要。
越是有较量成分的竞技,一旦我跟不上节奏,我会逃离。
我不会努力证明我是好学生,有蒙混过关心态。
9、临在后看到的真相和可能性是什么?
父母有父母的方式及他们本然就在那样的状态,别的方式估计他们也不会真正有效和子女交心沟通,我无力转变他们看待问题的视角,我只能回到我自己这里。真正的接纳他们,及时儿时我在心理上受到了伤害,但是父母给不了他没有的。
老师有老师的标准及要求,老师会不断的修正我们在练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会照顾到所有人的进度,老师也想用她想要的结果开证明她传授的方法是否科学可靠。
真相~学琴的初心是什么?需要明晰为什么节奏跟的上的人就那么固定的两个,人家背后付出的汗水肯定很多。我可以为了选择学琴的初衷做出什么改变?
10、可调整的回应和选择是什么?
我选择接纳我自己现在的状态。慢慢来,不急不燥。
反观自己在学琴初心设定的变化:一开始用周觉察来记录,我学琴放在了自我成长里。所以我把所有一切阻止我学琴或者影响我学琴的人事物都看作是与我对抗,我会偏离,老公加班不在家,两个宝贝需要我付出很多时间陪伴的时候,没有太多时间练琴或者没时间摸琴的时候,我会自我攻击并评判,并且不能真正高质量陪伴到孩子,彼此消耗没有效率。
我会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尽我所能搞定期待回课一次通过,但是我自己知道,基本功练的时间差的远多了,蒙混的阀门需要慢慢剥离。
当我把学琴初心调整到:与琴为伴,我要健康时。我发现我原来有评判的那些声音小了很多。我可以选择慢一点,节奏时间由我可控的范围,根据身心要求去练琴,去要想打造的心境~老师即使要求快速跟上伴奏,我跟不上,我也是允许自己这样,因为我确实需要花大量精力补足基本功的差距。每个人家里的状况不一样,和练琴相比,高质量陪伴孩子对我来说同等重要。
我不需要努力证明给别人看,我只需要踏下心来,为了自己在这里。
从高效时间管理开始,每天及时安排时间,把真正我要健康的重要性排在第一的位置设定N 个好实现的小目标,一个个践行,包括健步走~练琴~合理饮食…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06337/8ce1a187681de63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