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三国演义》大家都很熟悉,关于本书中那些老生常谈的话题就不赘述了,在这里我想就自身的阅读体验谈一些新的理解。我认为先前关于罗贯中此人的看法可能有些错误:大家都认为他是秉持着尊刘贬曹的立场。但仔细琢磨后我觉得,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对刘备是明抬暗贬,对曹操则是明贬暗抬。
这一新的观点来源于我对相关历史的了解。首先关于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观点其实并不是罗贯中所独创的,其实在宋朝之后以蜀国为正统的观点就已经逐渐成为了主流。而在早年所盛行的《三国志平话演义》与街头巷尾的说书人口中的三国故事里,也一直是将蜀国放在一个正统的地位加以表扬。因此可见这个时候大众读者们关于三国中曹刘两方心中的好恶观其实是已经形成了的,而这个时候罗贯中如果从创作小说的角度上来说,对他个人而言作品明面上的基调势必要与当时尊刘贬曹的主流一致,也只有这样小说才能为广大的读者所接受。
然而罗贯中其实是在表面上尊刘贬曹的态度下,委婉地在很多地方都对刘备这一方进行了贬斥。例如就有这么一句歇后语,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有这么一句话是因为在三国演义里有很多关于刘备痛苦流涕的场面,因此就给人留下了这么一个映像。然而在正史里果真如此吗?其实在《三国志》里面关于刘备哭的描写只有五次:与田豫分别时,祭奠刘表时,庞统死时,法正死时,刘封死时。另外三国志里关于曹操哭的描写是四次:典韦死时,郭嘉死时,曹冲死时,祭奠袁绍时。这样看来其实两人哭的次数是差不多的,但就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刻意地去虚构一些刘备哭的场景,据统计在《三国演义》里刘备一共哭了二十五次。如此一来也难怪大家会产生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映像了。
因为难以在明面上贬斥刘备,因此罗贯中采用了这一委婉的手法来塑造刘备这一犹豫不决、爱哭的形象。大家读过三国应该都知道张飞怒鞭督邮这一情节,这一情节也恰好表现了张飞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然而在历史上,确实是有怒鞭督邮这么一回事,不过做出这等血性的事情的却并不是张飞而是刘备。然而在罗贯中看来,这么一件事情显然与他想要塑造出来的刘备形象不符。因此才强加到张飞身上。单单是这样还不够,正因为罗贯中为大家塑造了这样一个老实忠厚的刘备形象。这一形象与后来关羽死后刘备的一系列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比如吕布在被曹操抓住时曾请刘备为自己说情,刘备当时连连点头答应了下来,而后曹操又询问刘备应该如何处置吕布,刘备却果断按时曹操杀了吕布,结果“大耳贼”这样的外号就如此流传下来了。那么刘备为什么会这么做呢?一开始可能是怕万一曹操没杀吕布被吕布日后报复,所以才在吕布面前满口答应。而后看到曹操问自己的态度的时候又担心曹操任用吕布之后如虎添翼,因此才冒着背信弃义的风险来劝说曹操。其实曹操也不一定会任用吕布,可能只是单纯想看一下刘备对此是何态度,但如此一来就体现出刘备反复无常的一面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也是,关羽死后,刘备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想着起兵为自己的义弟复仇,而是先自立为帝。这一段罗贯中采用了正史的记载,描写了刘备一开始不愿意称帝,先是推辞,后来在诸葛亮与群臣的劝谏下半推半就称了帝。(是不是觉得有些眼熟,历史上很多通过谋权篡位称帝的人都这么干过,就在刘备这么做之前曹丕就已经这么做过了)这一段罗贯中又是选用的史实的记载。
这样一来与前面所塑造的刘备形象就自相矛盾,毕竟你要是说曹丕篡夺汉室用这种伎俩称帝合情合理,而刘备一向是忠厚长者的形象怎么也整这么一出了?这样一来很多读者自然就会产生出刘备是伪君子,曹丕是真小人这样的想法。更为过分的还在后边,在刘备白帝城托孤这一回中,刘备在临死前还对诸葛亮说:如果将来刘禅不中用,卿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自然是推辞。诸葛亮要答应了的话,照刘备的性格估计他也是杯子一扔,从后面一堆刀斧手出来当场把诸葛亮砍死了。当然这一段也是罗贯中虚构出来的,再与前面的性格对比,更显出刘备伪君子的形象。
而纵观三国演义,不难看出罗贯中在人物塑造方面有很强的功底与能力,他在书中也为我们塑造出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因此如果罗贯中是打算在书中打算为刘备塑造出一个忠厚长者的形象,那么他绝对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因此我们也不难推断出罗贯中就是想要为读者展现这样一个伪君子的形象,实际上单就三国志来看的话,刘备应该是一个枭雄的形象,虽然并非所谓的好好先生,但也绝不至于沦为这样一个伪君子的形象。因此我才推测罗贯中是故意运用这样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塑造出这样一个言行不一的刘备形象,依此来达到明褒暗贬的效果。
除此之外《三国演义》中也有很多隐晦的表达,例如罗贯中在书里面就假借徐庶之口说出了:卧龙凤雏得其一者可安天下。这就比较有趣了,既然卧龙凤雏得一个就可以安定天下,那么为什么同时都得了的蜀国最后却失败了。两种解释,一是刘备的用人能力欠佳,不能物尽其用。还有一种说法更有意思一些:因为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得其二则危矣。这两种说法无论按照哪种来解释最后对于刘备这个正确都是不做好的。
鲁迅先生在品读三国时就曾这样说过:刘备长厚而似伪,状诸葛多智而近妖。鲁迅先生这一句话并不是说刘备、诸葛亮这两个人,而是对三国演义中描写这两个人的评价。关于刘备的确实很准确,罗贯中的确是刻意通过写刘备的忠厚来表现出他的虚伪。不仅如此,我认为罗贯中对诸葛亮的描写是十分有深意。
我们暂且假定罗贯中其实对蜀国政权是持着明褒暗贬的态度的,并且通过对政权缔造者刘备的这一系列描写达到了这一目的。接着在对蜀国的两朝元老诸葛亮进行描写时,罗贯中则是换了一种方法。毕竟诸葛亮作为蜀国的元老,无论是智慧还是鞠躬精粹的精神都为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可以说他的影响力比刘备还要大的多。对于诸葛亮这样的人物,罗贯中就不能采取描写刘备的方法了。
恰如鲁迅先生所说:状诸葛多智而近妖。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极力塑造出一个神一样的诸葛亮形象,从赤壁大战时向天借东风,再到初见魏延就看出他将来必反,最后又计划通过七星灯来向天借寿命。诸葛亮的种种行为似乎给人种神仙般的感觉,而罗贯中也正是通过把诸葛亮这个人神化来淡化他的人性。让读者觉得这样神奇的一个人完成什么样的事情都是在情理之中,如果有遗漏或者失误的地方那就是人算不如天算。这样的话诸葛亮的很多努力与成就都被淡化了,因为从神的角度上来看这都是合情合理。
而对曹操的描写则正好相反,罗贯中虽然描写了曹操很多毛病,比如好色、暴躁、狂妄等。书中还补充了许多曹操的趣事,例如年轻时装中风,与袁绍一起去抢新娘子等等这些大家都知道的故事。书中还记载有许多野史上的轶事,例如曹操与吕布作战时,有一次曹操与部下走散了,又正巧碰上吕布。吕布把画戟架着他问:“哪个是曹操。”曹操反手一指:“那个骑黄马的就是。”这些故事虽然真实性存疑,但都共同塑造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曹操形象。这样的曹操虽然有很多缺点却很真实,也因此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共鸣。众所周知,日本人对于我们的三国文化也是十分喜爱与重视的,我曾在日本的三国影视作品里看到过曹操死时的场景,当时旁白的评价是:“他终究只是一个叫曹孟德的凡人呀。”此言得之。正是因为曹操是这样的一个凡人,所以他的很多缺点与错误也都是可以理解的,而他的一些成就也因此显得十分伟大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罗贯中所创作《三国演义》中的感情倾向倒真的值得商榷了。不过若是从这方面思考的话我们不得不佩服罗贯中的创作技巧,想要贬低一个人就全篇把他往好了写,一点负面性的评价也没有。而若是要褒奖一个人就拼命写的他的缺点,让人觉得你全篇都在说他的坏话,而最后还都成功达成了目的。我们在很多作品中都看到过对人物进行欲扬先抑或者欲抑先扬这样的手法,但像《三国演义》这样将褒扬与贬低始终贯彻全篇最后还取得预计效果的作品还是第一次见到。虽然《三国演义》这样的奇书我们学习不来,但这种写人的手法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当然,一万个读者眼里有一万个三国,就连我个人对于同一本《三国演义》都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因此这也只是我自己的一种推测,或许我以后再次阅读三国有意又将有新的理解吧。这也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同样一个故事能在不同人的阅读之下产生出不同的感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