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乐毅列传》讲述了乐毅的故事。乐毅得到燕王信任时,善于联合外部力量,将强大的齐国打得落花流水,乐毅本人也名利双收;在不被新任的燕王信任失去兵权后,为避免被害,果断选择逃亡。燕国被齐国翻盘后,战果尽失,乐毅被燕王写信责怪,他选择以书信讲明厉害,安抚了燕王愤怒情绪,达到了儿子享受封号目标,可谓是进则全力以赴建功立业,退则明哲保身,保全自身与家人利益。
01 进则善于借力,全力以赴
乐毅为帮助燕国攻齐国,采取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联合齐国的敌人一齐攻齐。当时齐国很强大,南边战败了楚国,西边打垮了魏国和赵国,随即又联合韩、赵、魏三国攻打秦国,还曾帮助赵国灭掉中山国,又击破了宋国,扩展了一千多里地的领土。可是齐湣王自尊自大很是骄横,百姓已不能忍受他的暴政了。燕昭王认为攻打齐国的机会来了,就向乐毅询问有关攻打齐国的事情。乐毅认为,齐国仍留着霸国的基业,土地广阔人口众多,不可能轻易地单独攻打它。要联合赵国以及楚国、魏国一起攻击它。昭王听从乐毅意见,联合了赵国、楚国、魏国,又让赵国以攻打齐国的好处去诱劝秦国。由于诸侯们认为齐湣王骄横暴虐对各国是个祸害,都争着跟燕国联合共同讨伐齐国。燕昭王动员了全国的兵力,派乐毅担任上将军,赵惠文王把相国大印授给了乐毅。乐毅统一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在济水西边大败齐国军队。这时各路诸侯的军队都停止了攻击,撤回本国,而燕国军队在乐毅指挥下单独追击败逃之敌,一直追到齐国都城临淄。齐湣王在济水西边被打败后,就逃跑到莒邑并据城固守。乐毅单独留下来带兵巡行占领的地方,齐国各城邑都据城坚守不肯投降。乐毅集中力量攻击临淄,拿下临淄后,把齐国的珍宝财物以及宗庙祭祀的器物全部夺取过来并把它们运到燕国去。燕昭王大喜,亲自赶到济水岸上慰劳军队,奖赏并用酒肉犒劳军队将士,把昌国封给乐毅,封号叫昌国君,让乐毅继续带兵进攻还没拿下来的齐国城邑。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
02 退则果断离开,明哲保身
乐毅在齐国继续进军期间,燕昭王死去,燕惠王继位。惠王做太子时就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造谣说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有怨仇,乐毅故意拖延攻城时间,准备在齐国称王。燕惠王本来就怀疑乐毅,又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并召回乐毅。乐毅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怀好意的,害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去投降了赵国。赵国把观津这个地方封给乐毅,封号叫望诸君,借此来震动威慑燕国、齐国。齐国田单后来与骑劫交战,果然设置骗局用计谋迷惑燕军,结果在即墨城下把骑劫的军队打得大败,接着辗转战斗追逐燕军,向北直追到黄河边上,收复了齐国的全部城邑,并且把齐襄王从莒邑迎回都城临淄。
燕惠王很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致使燕军惨败损兵折将丧失了占领的齐国土地;可是又怨恨乐毅投降赵国,恐怕赵国任用乐毅乘着燕国兵败疲困之机攻打燕国。燕惠王就派人去赵国责备乐毅,道歉说自己误听传言,但乐毅不能因与燕王有不融洽的地方,就抛弃了燕国而归附赵国,很对不起燕昭王当初的深情厚意。乐毅采取回信方式,解释自己不敢回国,怕遭杀身之祸侮辱以至诽谤,毁坏燕昭王的名声。于是燕惠王又把乐毅的儿子乐间封为昌国君;而乐毅往来于赵国、燕国之间,与燕国重新交好,燕、赵两国都任用他为客卿,乐毅最后死于赵国。
读史明智,在我们的人生中,无论身处官场还是职场,都会有顺境和逆境。在得到单位领导的信任被重用顺境时,应该像乐毅一样创造条件,全力以赴,激流勇进,力争取得组织和自己都“双赢”的结果;而不被信任冷落时,要学会像乐毅一样,不选择盲目对抗,而是舍得放下,激流勇退,采取灵活方式好说好散,避免激化矛盾,造成组织和个人“双输”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