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起,养生正当时

作者: 风之舞555 | 来源:发表于2019-10-09 07:48 被阅读0次

昨日寒露。

俗话说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稍不留意,就会出现中医上所说的“秋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寒露养生显得尤其重要。

一要调节好情绪,赏秋不悲秋。一些易于伤感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要尽量选择在阳光明媚的秋日里踏秋赏景,用登高望远的喜悦化解忧郁愁烦,通过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给生活增添无穷乐趣。

二要调养好起居,适时增减衣服。秋季昼热夜凉温差较大,应随时增减衣服以防秋凉感冒。一些呼吸道抵抗力较弱而易患气管炎的人群,应特别进行秋季锻炼,保证机体顺利地从夏热与秋凉“接轨”,以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另外,秋季早睡早起有利于收敛神气,使肺不受秋燥的损害,保持充沛的活力。

三要调节好饮食,管住嘴迈开腿。夏季过,暑气消,人们的食欲普遍增强,此时千万记要管住自己的嘴,以免伤及肠胃。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另外还应“少辛增酸”,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在天高气爽的秋季里,多做户外运动,这不但是在进行“空气浴”,还接受了耐寒训练,使身体能适应寒冷的刺激,为度过即将到来的寒冬作充分的准备。郊游登山便是很好的选项,不仅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也使得人的肺活量及心脏的收缩力增大。

怎么样,秋季养生,你准备好了吗?

相关文章

  • 寒露起,养生正当时

    昨日寒露。 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稍不留意,就会出现中医上所说的“...

  • 寒露节气,养生起航

    白露白花花,寒露添衣裳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 寒露脚不露”,寒露养生首先要做好足部保暖,饮食...

  • 寒露——你的话每句都回响在耳边

    过了寒露节,一夜凉一夜。 蚊子喝了寒露水,肿嘴儿。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今日寒露,天凉好个秋。 你走的...

  • “寒露”,你应该知道的重点知识

    寒寒微风袭,莹莹草尖露。 清水映皎月,静秋知冷意。 “寒露”至,养生要走起。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

  • 寒露养生

    寒露节气过后,北方地区入深秋,气温一天一天低,寒露干燥要养肺,多食山药莲藕百合润肺白色食物,宜黑米黑豆黑芝麻有助...

  • 寒露养生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

  • 寒露养生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天气越来越冷,那么寒露节气应该如何养生呢? 1.常言道:“寒露脚...

  • 不忘初心方能始终

    白露早寒露迟, 秋分种麦正当时。 今天寒露, 鲁中大地雾朦朦, 经过短暂休整,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 寒露养生的9个小常识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天气越来越冷,那么寒露节气应该如何养生呢? 寒露养生的9个小常识...

  • 《下派笔记》十六:乡间的一株冬麦

    寒露一过,即将进入冬季。在咱们安徽所在的华东地区,虽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样的农谚,但随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寒露起,养生正当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yi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