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085747/7d002d0f68638c16.jpg)
昨日寒露。
俗话说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稍不留意,就会出现中医上所说的“秋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寒露养生显得尤其重要。
一要调节好情绪,赏秋不悲秋。一些易于伤感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要尽量选择在阳光明媚的秋日里踏秋赏景,用登高望远的喜悦化解忧郁愁烦,通过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给生活增添无穷乐趣。
二要调养好起居,适时增减衣服。秋季昼热夜凉温差较大,应随时增减衣服以防秋凉感冒。一些呼吸道抵抗力较弱而易患气管炎的人群,应特别进行秋季锻炼,保证机体顺利地从夏热与秋凉“接轨”,以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另外,秋季早睡早起有利于收敛神气,使肺不受秋燥的损害,保持充沛的活力。
三要调节好饮食,管住嘴迈开腿。夏季过,暑气消,人们的食欲普遍增强,此时千万记要管住自己的嘴,以免伤及肠胃。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另外还应“少辛增酸”,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在天高气爽的秋季里,多做户外运动,这不但是在进行“空气浴”,还接受了耐寒训练,使身体能适应寒冷的刺激,为度过即将到来的寒冬作充分的准备。郊游登山便是很好的选项,不仅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也使得人的肺活量及心脏的收缩力增大。
怎么样,秋季养生,你准备好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