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越富的人家,孩子素质肯定越高:首先家里的钱是爸妈挣的,爸妈肯定是有本事的爸妈,见的世面必定要多;他们来给孩子做家教,孩子的起点就比一般人高一截;在经济基础雄厚的情况下,孩子能受到更优质的教育,也有旅游,出国等扩充认知的优厚条件;见的世面多了,懂得的道理就多,懂的道理多了,个人的素质就上来了。家中的财力越雄厚,就有越多的教育资源,能拨出越多的教育资本,小孩的人的修为就越深。书香门第必然有门第,大家闺秀必然有大家,孩子成长靠资本,这在我以前看来是个很难撼动的道理。
室友的其中一个给我的这个凭空构建的理论带来了效果显著的打击。在事实的箭雨面前,这用假说打造的锁子甲遭不住,从最末端的环节开始崩坏,一环一环地脱落下来,最后散了一地。
在我等孤陋寡闻的乡巴佬面前,这位悍将——下文就管他叫L了——刷新了我对富人家孩子的认知。L诚然富,我没法比;L家里干什么的不知道,我向来讨厌套别人家的经济情报(不知道为什么我妈就很热衷,还说这在她们那代是正常寒暄),但是已知他爸谈生意,是大生意。如果不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顺着下海潮碰到了好运而是真的实打实干,那怎么想都了不得。他妈干什么则真的不明,有闲赋在家的可能——有他爸那样的角色在,她划划水摸摸鱼也没什么。
L是一个把寝室当歌房迪厅和电话亭的人。这屋子白天就是歌房和迪厅,音乐和清唱的当量都跟真的歌房和迪厅差不多,跟着他一起嗨就得了;晚上就是电话亭,不过按营业时间和他的工作量来看,说寝室是电话亭不如说它是个晚间电台。在大一的下学期快上完的时候,他又把寝室当成化妆间了。我见识浅薄,只能把他香水的味道归纳为大料味,香水质量不错,大料味能从早留到晚。
不过L的身上也能轻易地找出闪光点,那就是言传身教,持之以恒。从大一开始,同室的白秋裤便明示他,于是今天偃旗息鼓,明天照常开张。双方都再接再厉,就这样白秋裤也跟着他一起持之以恒。我和同室的卷毛也是从大一开始暗示,而他则根本“睡不醒”,于是他一闹腾,我们就闹心,一年下来也跟着他持之以恒。今年在一场虎头蛇尾的行动之后,歌房变成了歌手直播,迪厅变成了小酒吧,电台和化妆间还是依旧——因为这个当初没被定为整治对象。
把我这辈子碰到过的人比作大江,则这个L实是逆流而上的一朵奇葩,他用实际行动破除我从小到大用观察和推测养成的关于素质教育的异端邪说,用事实把一个自恃有点见地的江湖骗子三下五除二打回了原型。L跟我遇到过的所有人几乎都不一样,是独一无二者,但一个他就足够把我的“肯定”“必然”等词语从我“富家优质论”的锁子甲上薅下来,扔进历史的大垃圾堆。薅是薅了,锁子甲碎了,散了一地,我得赤膊面对大千社会未知的恐惧。
一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我原猜想的错误,而是顺着我猜想的内容来推测是哪里出了问题。想到L经常和他妈语音,我就先把注意力放到了这位女性身上。这时候要感谢L的大嗓门和他手机的外放,这些因素使得我根本不用费力去收集相关信息。L跟他爸的见面机会较少,但是跟他妈的语音通话则极多,有时候提及他爸,答案不是忙就是工作。推断:他爸工作很忙,而他妈则是很闲。在这种家庭里,孩子教育养成的重担全都落在母亲肩上,我这种父生母养的人是有体会的。L生长如此,我一开始觉得他妈难辞其咎——换作是我妈,我跟我妈讲话,我脏话这一秒出口,下一秒我可能要挨打。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怀疑我这怀疑。其一,虽然L母寻常家庭妇女的形象与我妈知青红孩儿的形象大不同,但是他家跟我家家庭形势的相似度确实高,本着我对我家的印象,我感觉L不至于因为他妈就变成这样;其二,在后续的语音聊天里,L父也出面过,给人的印象绝对不是什么纯靠运气的下海潮幸运儿,说这样的人会对家里的教育不管不顾我打死也不信。如果主因在L父母身上,我的“富家优质论”全盘的合理性就会有问题,这意味着富家的父母也是没本事的,解释不通;然而如果主因不在父母身上,那顺着“富家优质论”的思路走,这一切从L的现象开始就解释不通了。我不光怀疑我的怀疑,我也怀疑我之前的假说,要怀疑的越来越多,这“富家优质论”看似病入膏肓,岌岌可危。
三月初的冲突使得“富家优质论”无疾而终,给我带来了新的构思。我跟L在空间的说说圈擦枪走火,互相挑衅了一波,这一波让我的构思迷雾豁然开朗。无疑,我的说说引起了我朋友的注意,他亦然。我挑拨之后跟同楼层的哥们玩乌诺牌,朋友QQ的私信就突然过来了:怕我出事,也怕我搞出事,确认到底没事之后回去继续过自己日子去了。打完乌诺牌再看L那边,就像是被炸了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一样,群情激愤,好像就要发动十字军远征我这绿蛮子了。突然间明白了,拨云见日。
我还是屁孩的时候,身边的大人是军队的人。那时候世风还没换,品评一个人是用“好”和“坏”就能解决的事。而除了这个,身边的大人还喜欢旁敲侧击地打擦边球,擦的是能耐。当时不怎么能听到大人谈钱——包括我爸妈,再加上那时候物质财富发展还不算飞速,小区里的房子还都是“均匀分布”的,一眼看过去,小小的脑袋感觉大伙都穷。大伙都穷,那“有本事的好人”就成了我幼稚的追求,而不是有钱的谁或怎样的富人。后来上了小学——那小县城的学校,向来都是鱼龙混杂的地方。我没碰见大流氓,也没勾搭上小流氓。他们坏啊!——虽说我小学的时候自己就是个熊孩子流氓,所幸当时对大伙“熊”没那么熟悉也没那么反感,不然我要遭重了。中学的时候,与才子豪杰们为伍(而我滥竽充数),最重要的是结交了其中两位:一位仁兄,这哥们真的博学多才,我觉得要向他学习,于是我开始有了对信息和知识的追求;另一位是个憨实的“爷”,他可以接触的人与我平常接触的不同,我借着他的眼睛看人,看到的东西都是自己的经验。到了高中,由于高考恐怖,过得实在抑郁,但又认识了一批博古通今又见过世面的妖孽——跟我一个凡夫俗子比的话他们就是这个级别。我为了不至于被他们甩了,想法读书读史,跟着他们开阔眼界;因为能跟他们在一块,我才不至于在高中出什么精神问题。如此这般,我今天虽然一无所成,但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影响了我的有长辈、有善恶观、有朋友、还有“均匀分布”的房子、还有高考和高考恐怖;看起来零零散散,但是它们放到一起,就组成了我长久以来的生存环境。这环境里有不论贵贱论好坏的价值观、有看过世界学过书的人才、有这些优秀的东西在,我才不至于活不到今天人格就垮了;话说简单点,同样的橘子树,种淮南就是橘子,种淮北变成枳了,环境不一样成果不一样,是这个道理。
L大家大户,见多识广,但现代社会伦理严重缺失,估计就是橘化为枳的问题。或者他以前在家里打电话的时候身边根本没人,也或者他开音响的时候屋子够大,没人嫌吵,在一个无需考虑现代社会人行为规范的环境里,现代社会人行为规范就大可以九霄云外去了。如果真是这样,平常不用看别人脸色,那结果就是出来之后依然不会看别人脸色,这是富贵病,是富人的环境的挑战。有意思的是,我的这个环境和L的这个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自己创造的:我当初在初中与高中是自发地与人才们勾搭上的,而L的朋友是被父母逼着交的可能性也不大,我和朋友们扯犊子像意会的默剧,他和朋友们扯淡的内容(写意地讲)有时候跟Snoop Dogg的匪帮说唱差不多。我和L也就这么着在圈子里同化,最后我是上文那样,他也是上文那样。
一个人的生长环境从他出生之时开始形成,人格的塑造与他生存环境的完善是同步的。人在成长中探索到新的领域,并接收到这领域给他的回馈,再利用这回馈形成自己的人格与思想观念。拿我姥爷举例。我姥爷小的时候是从杀进日本人的山村里与家人偷溜出来的;后来进到新华社打电报,再后来去朝鲜战场,他的青春日子就这么过完了。他确实是个又红又专的人,年轻的时候便是典型的“标榜人物”;无论是写诗填词还是做笔记写文章,都能展露出上一个时代的风骨。我小的时候姥姥姥爷定时看电视新闻,只要新闻里出现了“日本”——我记得那时候首相是小泉纯一郎,他就是典型的一套反应:“诶——呀,这小日本又……”有时候“小日本”就换成“日本鬼子”,子字不是轻声音,要咬出来。但是对于侵华战争,他是不多提的,更不见那种后来在年轻人中出现的“打到东京去”的论调。那时候中央台还追踪伊拉克战争,他一边看一遍念叨:“这美国鬼子太猖狂啦!”脸上愁云逐渐密布。在进入到新华社后,在那个真正又红又专的地方里,他开始对共产产生了信仰,本着“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精神,自己申请去的朝鲜,又让他见了大世面。侵华,新华和援朝层层递进,分三次把我姥爷这么个又红又专、认真实干、和平反战的人物形象打造了出来。
重点是,人在成长中的探索同时触发完善生长环境和完善人格塑造的连锁。把人扔到电脑前,他就会去鼓捣电脑,明白了电脑好玩后,人就再接再厉,开发他对电脑的认知。在开发的过程中,电脑就会给人提供更多资源和信息,比如动漫和游戏,虚拟世界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图景。人再去探索动漫和游戏,久而久之,他就变成了一个二次元的博学家和资本家——说难听点可以叫死宅。探索网络和形成二次元网民形象是在同一个过程中完成的。
但是当初不是我爸妈非得把我扔电脑前面,L父母也不可能拉着他进夜店。虽说人被动地被环境影响可以看作是人格塑造的主因之一,但有的时候人对环境的选择和主动接受是环境影响人格的前提。小县城的初中高中,鱼龙混杂,富家寒门同班,君子小人同窗。在这小县城的小学校里,诸多同学都有转变。二爷从一个不经世事略带痞气的愣小伙长成了三观端正有正能量的大哥们;那姓田的胖姑娘从三好学生变成了非主流;那几个玩世不恭的小痞子最后还是退学了;伦哥正人君子自有分寸,把握的功力也是越来越深。好——坏、坏——好、好——更好、坏——更坏的案例都有发生,这是“近朱者赤”和“同性相斥”都解释不了的。解释很容易,一切都是人自找的,说得玄乎点,叫做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真想自杀是拦不住的,同理,人也拦不住一个人硬要往一个圈子里钻。人钻到里面去,就会吸收里面的营养来成长,环境不一样成果不一样,还是那个橘化为枳的道理。橘枳怎么长的明白了,一些关于人的问题也就差不多了——然而如果到此为止,只走论述不看实际的话,那这橘化为枳的道理就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瞎道理。
在今天,听说过吃橘子的,没听说过拿个那个枳握着啃的;就算在好几十线小城的孩子中博学多识如我——我就不要脸地耍个滑把话放在这,你们应该不会留意的——枳字也不是吃的时候父母教的,是在成语书上看的。而上网一查枳的别名:臭橘、臭杞、沉蛋。啧。有人爱吃橘子,这对于橘子的价值的实现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有人不爱吃橘子,有人不爱吃橘子就是有人不爱吃橘子,众口难调。有人不爱吃橘子,有人就爱吃橘子,橘子被这位退回去了别人就来把它拿走了,但是枳不能当食物吃。枳作为药是给不正常的人用的,有的时候人为了治病,则必须吃它。人活于满眼未知的社会,要面对众多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则都有自己的皮儿,找出一个“一丝不挂”的人就像在橘子摊里找一个皮扒光的橘子一样。到底哪个是哪个呢?不咬一口哪知道呢?于是人之入世正如闭着眼睛卖货,面对一个大橘子摊子——里面混了不计其数的枳子。
橘子香甜,枳子酸苦,本高下立判,一堆橘子和枳混起来,一闻连谁是谁的味都分不出来。养橘子,温度不能比37度高,不能比零下5度低,这么粗放地养也养不出好橘子,是23到27度为宜;枳哪管你酸土碱土热天冷天,种就能长,还防毒气。碰见个穷山恶水的橘子摊子,瞎摸出个橘子实是应该谢天谢地。第一天来了个幸运儿,一咬是个橘子,心满意足地走了;第二天来了个倒霉蛋,一咬下去都要吐了;第三天来了个倒霉蛋,第四天来了个倒霉蛋……摊子里橘子和枳的数量和比例就能反映出这产地的环境,穷山恶水就是穷山恶水。吃到橘子了,拿起来咬着走了,咬了个枳,一撇,骂着娘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问题来了——人们最后都走了。就没人来拾掇拾掇这穷山恶水的烂摊子吗?
拾掇?当然没问题!大伙一起尝一起看,就算是从橘枳混杂的大摊子里捞出来,单拿上一个,放到鼻子边闻闻,橘子就是橘子,枳也只能是枳,把酸苦的枳扔出那大摊子,剩下的不就都是橘子了吗?但是当一个人面对一个有着数不胜数的果子的大摊子,问题就出现了。
环境在恶化,大橘子摊里的枳也越来越多了。人就是人,他们就是拿了就咬,咬完就走,当面对着只有酸苦的“橘子”摊子面前,大多数人都会摇摇头,叹叹气,然后去下一个橘子摊。同为人类,一群人是不可能听我一介屁民的话的,想来想去,只有一句话送给被枳祸害的橘子们。
当坏人联合起来的时候,好人也必须联合起来,不然他们会一个接一个的倒下,成为一场卑劣斗争中不足为惜的牺牲品。
——埃德蒙·伯克,英国作家、哲学家、政治理论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