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337525/dfae3d912e1b1fb2.jpeg)
小R你好!
我是东子,因最近忙于公司新项目的媒体公关事宜,一时未能抽出时间来仔细阅读你的来信,也没有及时回复,请多包涵!
考虑了一下,就我本人这十几年来的一些工作与生活的心得体会,我尝试着对你在求职与就业方面的困惑,简要分成七个问题并做一一回复,今天先就第一个给你些探讨和个人建议,也愿它能对你有点帮助!
第一个
你是山东师范大学毕业的,但来信中你已说自己很不想从事老师这一职业,原因和理由你没有说,但你提到了你父母是你们县城高中老师。
就这个问题而言,我先推测和分析一下造成你有这个念头和想法的成长原因,再来谈谈我的个人看法和建议。
虽然我们并不曾见过面,我想你的四年大学生活,应该过得并不怎么愉快,心里有一股被压抑的等待点燃的烈火。我个人揣测,你应该是挺安静很小心的那种女孩子,另外就是没有谈过恋爱,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不知我瞎猜的对否?
下面,我再给你讲个故事。
我有一个初中同班同学,也是个女生。她父亲是我们中学的校长,人长得高大魁梧,气宇轩昂,走路四平八稳。她母亲呢,则是我们班的生物课老师。
在我的记忆里,这位老师在我们学校是出了名的严厉刻薄、霸道专制,我们都很怕她,因为她经常性的在一节课中,能让好几个学生滚出教室,面壁罚站。我就被罚站过多次,因为没有完成抄写十遍的作业。
我这位女同学,个头挺高,眼睛很大,面容有点苍白,整个人像棵安安静静的小白杨一样,是很多老师表扬过的乖乖女。初中三年,我几乎从没见过她开开心心地笑过,她从来都是独来独往,天天就知道趴在课桌上学习,但学习成绩很一般。
中考后,我们一起考进县一中,分编到不同的班级里。在整个高中三年,我们只在去往学校食堂的路上,才见一面,相视点头一笑。整体给我的印象来说,她依然是独来独往,身边没有过其它说说笑笑的同学。
前年春节,我回了趟老家,约几个初中好友和老师聚会,谈起旧人轶事,故土风物,不免得说起她。听我们当年的班主任说,这位同学因高考没考好,被父母逼着在外地又复读两年(可能是她父母怕丢不起这个人),托关系把户口迁到黑龙江后,最终考上了辽宁师范大学的英语专业。大学毕业后,在父亲的帮忙下,进入了我们当地的另外一所重点高中当了英语老师。
可这老师的工作还没经营一年,便在其母亲的强烈要求下,我这位同学就辞职加入了考研大军。最后,考了两次才好不容易考上了。
三年后,等完成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答辩,拿到硕士学位证书后,我这位可怜的同学已经都30岁了。但结果呢,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呐,她的命运好似故意给她画了圈,终点又回到起点,她还是又回到当初她工作过的那所高中当了英语老师。
你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啊,因为随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高中学校的教师招聘,对文凭学历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十年前一个本科师范生就可以很容易谋个高中老师的工作,但最近这几年,你如果没有个硕士学位学历,是不太可能进入一些重点高中当老师的。
现在,我这们初中的同班同学有没有结婚,我便不太清楚了。但我知道在高中时,有一次在晚自习,她一言不发、歇斯底里地把自己的书都撕碎了,回到宿舍后,一个人孤独地把头撞得血流满面。为此,她休学了小半年。
她仿佛失去了自已,失去了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所以你看她活得并不快乐。
从我这个同学的故事里,你应该能看出她的父母是一对非常传统的控制型家长。可能他们因为职业习惯或是望女成凤的焦灼心理,早早地就替自己的儿女做了未来的谋划布局和人生安排,他们坚定地认为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是无私的爱,是真情的付出。
一般来说,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大都是父母同事和朋友眼里的乖乖虎或乖乖女。但这些孩子却有着很多的成长痛苦和压力,他们只会憋在心里,藏在日记里,不敢也不会与父母进行平等的开放的沟通或倾诉。他们压抑胆小,沉默安静,或谨慎多疑,优柔寡断,在看似风平浪静的心海之下,其实早已暗流涌动和潜流翻滚。
可是每个人的成长呢,原本就是一条酸甜苦辣都要体验和尝试的百味之路,求学应该也是一段五光十色都要探索和经历的完善之旅。我认为,如我同学这般的人是享受不到真正的自然的发自内心的成长快乐和喜悦的,他们的人格多少都有点不健全,人生被修剪的单调乏味而不完整。
好了,该谈谈你的这个问题了。
上述之言,皆为真人实事,与你是否相似,我不敢妄自揣摩。假如你意已决,我个人坚定地支持你的这个选择,建议和理由如下:
一、路长且未现,诗酒趁年华。
你才刚刚毕业,还很年轻,人生之路是个漫长的旅途,这里不是簇拥和鼓励你放纵自己,真的去追求“诗酒玩乐”,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去找到真正的和最美的自己。
认识和读懂自己本就是一个困难的事情,谁能一下子就知道自己天生就是应该或适合做什么的呢?我们理应给自己多一些就业方向上的选择和尝试,这意味着我们就多一些求职和工作的机遇,也意味着多一些成长和完善自己的机会。
单调和乏味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哪一片云朵会在哪里下雨,会浇灌出怎样的花朵。人生是需要规划,但这规划并不是让我们限制自己的选择。
二、不做呆木偶,勇敢做自己。
我给你分享的这个故事,想必你一定不愿意像我这个同学一样,做在父母的阴影下,像个木偶一样活的如此痛苦和压抑。冲破被钳制被禁锢的心理牢笼,需要勇敢、担当和自信,那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而是一种实际的鲜活的行动。
如果父母在就业方向上给你的是粗暴的干涉,而非有建设性的指导,那么你需要耐心地听完他们的唠叨,并耐心地把我讲给你的这个故事说给他们听,向他们倾吐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耐心地等待他们的理解和认可,让时光的流逝和自己的努力来证明你的选择没有错。
勇敢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如果一两年后,你发现已选择的职业道路不适合自己,那也没什么大不了,你还有时间和机会重新去当个小学老师,或是参加考研。如果你父母期望如此。
三、生米成熟饭,再说也不迟。
从策略上来讲,对于职业选择这个问题,你可以来个“先斩后报”,先找份自己想做的工作岗位,入职后三个月再向父母汇报。或者是“隐瞒不报”,等事后父母问起,再诚实耐心地做解释。
对于我们已经成行的就业选择和行为,父母会说,“事已至此,你好自为之吧,反正好话歹话,我们也都说了个嘴破皮。既然生米已做成熟饭,那权且你先这么走着,如果今后遇到什么问题,或是你又有回头的念想,那到时我们再一起想办法吧”。
你看,并不是所有的父母的思想观念都是铁板一块,他们也知道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是天生就要在天空翱翔的。
好了,这次回信,先写到这里吧,其它六个问题,我会尽快再做回复。
顺祝开开心心每一天!
东子
于二零一八一月十六日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