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翦商》:文明变革之源(五)

读《翦商》:文明变革之源(五)

作者: 老书虫 | 来源:发表于2023-04-23 12:02 被阅读0次

据李硕所说,他给自己的这本书起名为《翦商》似乎与周文王姬昌有所关联。在甲骨文中,“翦”字有减除、消灭的意思。

可以想象,以灭商为终生事业的姬昌,对于“翦商”二字应该非常重视。当然这只是李硕个人的看法。

提及灭商,另一个问题浮现:为何姬昌如此坚决地要灭掉商国,甚至在死后将这份责任传给自己的儿子姬发去继续完成。有历史记录称这是因为德性转移的原因,但李硕提供了不同的解读。

在帝辛时代,姬发统治的周国实力比较弱小,挑战殷商几乎不可能。即使在武王伐纣之前,周武王也曾经极度缺乏信心。如果没有周公旦多次的鼓励和支持,他似乎也无心去挑战商朝。

那么,为什么姬昌如此矢志不渝地要灭商呢?据李硕解读,姬昌起初并不在殷商或其他强大诸侯国的视线之内。如果没有某些特殊原因,姬昌携子入殷。可能双方根本就没有产生联系。

不仅历史记载,各种传说和故事中也都提到,进入殷商对姬昌来说是一个人生转折点。李硕也认同这一点。只是其中的解读有所不同。

根据各种历史记录,姬昌入殷后,他的长子也随之而至,并被任命为商纣王的马夫。在一些非正式的历史传说中,这种任命被认为是一种侮辱,但从当时的生活方式来看,情况应该是不同的。实际上,能够担任王的马夫是相当光荣的职位。

在那个时代,王需要经常乘坐马车指挥战争。王的马夫是其最亲近的人,除了负责掌控马车和保证王的安全外,有时还要协助王进行军事指挥。

因此,如果帝辛任命姬昌的长子为马夫,想来非常看重姬昌长子。此外,姬昌在殷商也有不错的职务。

从表面上看,姬昌似乎没有足够的理由去反抗殷商。但是,通过李硕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切都和殷商的某个残忍习惯有关。

据李硕的研究,他认为《周易》是姬昌所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占卜书籍,还隐藏着一些历史信息。根据他的研究,姬昌的长子因某种原因被献祭,并被分食。在那个时代,殷商普遍存在食人的习惯。

封神演义和某些历史记载都提到了商纣王将姬昌的长子做成肉汤,让姬昌食用的故事。考虑到这个记载的历史背景,这个说法可能是有根据的。

作为偏远西部方国的首领,姬昌被殷商宏大祭典的场面所震撼,而他的长子成为残忍的献祭祭品,这让姬昌感到十分惊恐。

可以想象,这种残忍的经历对姬昌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会一直伴随着他,难以忘怀。这种经历或许是导致姬昌决定毁灭殷商的原因之一。

相关文章

  • 《翦商》摘录

    1963年,在宝鸡,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件古老的青铜器何尊,上面的铭文里,有一句“余其宅兹中国”,意思是“我就要居住...

  • 走过河南--商丘

    《商丘之歌——总站商丘》 玄鸟生商高丘岗, 华夏文明建国邦。 三商之源富锦地, 王亥牵牛走咸阳。 睢阳古城好巍峨,...

  • 西方文明之源

    导入:前面学习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哪些政治制度? 民主制度和共和制度。 古希腊古罗马不仅在政治领域建立了深远的民主制度...

  • 文明之源——水

    水孕育了生命,滋养着万物,用它的柔哺育每一个有生命的细胞,用它的刚克服所有的棱角障碍,它的包容大度,无私奉献,创新...

  • 城市

    城市,文明之源。城市,幸福之歌。蓝建民。

  • 七绝·春归

    东风翦翦柳芽肥,莺啭庭台雨燕归。 桃李枝头香蕾破,不虚春日斗芳菲。 (平水韵五微)

  • 文明的基因(一)

    第一节 中国古地理的基础 通过第一本书,我们知道了中国文明的主流来自周人与周文化。商文化是鬼神文化,我们能理解周翦...

  • 翦翦风

    翦翦风 翦翦风 捎来青鸟的问候 伴着,飘渺花香 灼灼目光,似烈焰 融化了坚冰 唤醒了春的梦 绿意流淌 醉了眼...

  • 商道之源

    4月20日,雨。 阅读书目: 《中国商道》。 作者:翟玉忠,是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交大海外教...

  • 世界公认的三本最经典智慧书:中国有一本还排在首位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有一本书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也被称之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这本书就是《易经》。 可以这么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翦商》:文明变革之源(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ge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