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古地理的基础
通过第一本书,我们知道了中国文明的主流来自周人与周文化。商文化是鬼神文化,我们能理解周翦商之后,周文化必定成为主流。同理可证,在周人之后也会有新的部族兴起,有一天将压过周人,那这个部族的文化,是不是也理所应当的压过周文化呢?然而没有,历史证明,不同部族的不同文化进行的更替,到周人这之后就停止了。这些部分的中国文明就像是被冻结了似的,在后来的一两千年里,历经自然、民族、政治、经济上的种种变化,一直神奇地保留着,而且一直发挥着实质性的作用。这是周人建立的成就。后来的中国,虽然在文化上有许多变动,但周人制定的基调,却一直流传了下去。我们来总结一下周人留给后世的遗产。
第一个遗产,世界观。
周人建立了“天”的观念与“天”的信仰,商人崇奉祖先、崇奉“帝”,“帝”是鬼神世界的最高权威。商人的鬼神,是拟人的,也就有着人的感情,所以鬼总是护着自己的人。周人不信这个,周人信“天”,“天”是公平的,君临所有人,不属于周人也不属于任何人。符合“天”的规矩原则,“天”就保佑你,相反,违背了“天”的原则,就会被“天”惩罚降祸。
“天”的信仰产生了“天”和人的关系,也就是周人的“天人观”,人要服从“天”。周人相信“天”给予的最大的奖励,就是统治管理他人的权利,让你依凭“天命”成为统治者。
周人的这种观念,不只和商人大不相同。从世界闻名的宏观比较上来看,我们都必须惊讶,其中有着如此少见的强烈的人文中心精神。
表面上看起来是信仰“天”,然而天没有主观意志,它最重要的特性就是维持规律,不会改变。“天”不会任性,也不会乱发脾气。中国人相信好心有好报,相信你有怎样的居心,做了怎样的事,相应就会得到怎样的结果。为什么好心有好报?因为有“天”这个中介,人在做,天在看,有一个公平的、只认原则的老天爷,随时在评断。
对比一下西方人信仰的上帝,耶和华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还有着不可测的脾气。你即便是做了好事,对的事,他也不不一定就奖赏你。他会有想法,他要试探你可以正直到什么程度,更可怕的是,他也许还要试探你信仰上帝到什么程度。所以犹太人的上帝是彻底超越的,人在上帝面前只能诚惶诚恐的信奉、崇拜。他的超越性,就在于他没有任何人间规律,人害怕上帝,而且非害怕上帝不可。
而周人的“天”是一套规律,不会为任何人改变,好的行为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
周人的遗产之二,宗法封建制。
封建是周人设计出的一套全新的政治系统,取代了夏商原有的共主形式。周人借封建扩展,在扩展的过程中,将原本仍然呈现多元化的中国地区逐步同化。封建的实质是派出一支又一支武装殖民队伍,部队的主力由周人的亲族组成,再加上周人带去的其他合作部族,用这种方式,周人将他们的文化散布到了广阔的区域。封建是一种扩张与统治的手段,而封建留下来的最大的影响是亲族系统,这井然有序的一层层关系,在《礼记》中被清楚的规定五服。封建靠亲族关系才能成立,随着封建的开展,周人也就发明设计了后来成为中国文明关键内容的种种礼仪制度。
什么是五服?“服”指的是丧服,只要是礼,就是确立亲族关系的重要场合,丧礼也不例外。五服,就是五种丧服,参加丧礼的人同逝世的人是什么样的关系,就应该穿什么样的丧服。在丧礼中,亲族关系一目了然,同时也提醒着每个人自己的位置,这就是宗法。
周人的第三个遗产:非表音文字。
这个我们在第一本书《中国是怎么出现的》,已经讲得非常详细了。
看韩国的变化最清楚,他们原来也属于汉字文化圈,以汉字为书写文字。然而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韩国明确的放弃了汉字,另外建立新的文字系统。新的韩文表面上留下了方块的形状,乍看有点像汉字,但实际上完全不一样。现代韩文是表音的,由一个一个的声符拼起来,看那些符号就能够将那个字的发音念出来。废汉字而改现代韩文,除了民族主义的立场之外,更重要的是普及的考虑。改用现代韩文可以快速提升韩国人的识字率。这代表了非表音文字其实很不方便。从运用的便利上看,表音文字是正确的设计,所以其他语言系统最终都发展出了表音文字。那为什么中国会成为这样的例外呢?因为这原本是一套商人用来记录与鬼神交接的秘密符码。
后来周人从商人那里学来了这套系统,却将它用在了不一样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周人聪明的发明了一种文字和语言相对应的法则,比如说“形声”,形声就是将原有的字用来当声符,再配上一个代表意义的偏旁而构成,例如诚实的“诚”,取成的声音加上言字旁,所以我们知道这个字对应的是语言中说真话的意思。
从甲骨文到金文,我们看到最大的差异发展,就是在形声字上。靠大量形声字的出现,本来和语言关系松散的文字,和语言紧密了起来。接下来有像《诗经》这样的文献出现,那应该是个自觉的,庞大的计划。将本来只留存于口语上的诗歌内容记录下来,这个计划的关键就在于让文字彻底转化为能够和语言相对应的系统。
这是一个神奇的成就,否则中国这么大区域,要维持这么久的政治,社会,文化统合,绝对无法想象。
周人给予中国文明的第四个长远遗产,就是决定了中国的基本地理环境。人如何决定地理环境?不是应该倒过来,地理环境决定有人吗?
还记得上本书讲的稷黍稻梁吗?这些通通都是不那么湿润的地方就可以长出来的农作物,周人发原在黄土高原的晋南,然后才迁移到渭水流域。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有限,降雨量长期不足,人们不能像亚热带的居民一样,光是蔬果的自然收获,就能提供人生存的基本需要,黄土高原的人们为了获取足够的糖类和蛋白质,就必须不断的试验训化干旱行谷类作物。
大约从公元前5000年开始,这区域的人就不断的和稷、黍、麦等几种作物周旋。对于如何选种,何时播种,如何种植进行了长期的实验和改良。而且黄土高原不可能有简单容易灌溉的资源,再无法保障充分水量的情况下,实验与改良的空间很有限,必须格外注意,这也就格外辛苦。招人就是从这种区域的地理条件中培养树立的习惯,后来长期决定了中国的生产方式。
历史地理学家陈正祥先生曾经仔细搜集了中国古籍中和人口有关的资料,并做出了详细的人口分布图。从中国人口的分布变迁可以清楚的看出,周人与周文化在中国地理上的深远影响。《汉书•地理志》中清楚的记载,中国古代史的人口重心其实不是黄河流域,而是渭水流域,而渭水流域就是周人的起源地。
我们常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事实上在远古时代,黄河下游泛滥,高泥沙的黄河在出海口附近形成一大块洪区,这提高了这一带居住的风险,也就抑制了这一代的人口增长。这也是中国文明在黄河中上游发展比下游更快,更顺利的重要原因。西汉时,长江流都还没怎么开发,人口就更少了。
长安一带是周人的起源地方,后来一路成为了中国政治中心,巴蜀和长江流域的兴盛,已经是唐朝了,经济人口重心南移了,政治中心才随之变动。
看着一系列的人文地理资料,我们能够快速掌握中国文明的基本动向。最早,以西北边的黄土高原为核心,朝东方开展,继而向南方开拓。
一般来说,随着重心的推移,整体中国的许多文明因素就会改变,被东方和南方新的力量取代。但事实上,周人旧有的文明因素被带到了东方和南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后,居然还是正统!
周人创造的文化,原先是和他们起源的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然而,这样一套生活价值,后来就具备了高度的人文性。随着人的迁移,这套生活价值就跟着迁移,进入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只做出了地方性的调整。而不是依照当地的自然环境,变化为不同的系统。
这是中国文明高度延续性特征的根底,这个现象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周人究竟用怎样的一种方式构建出一套人文系统,并构筑的如此坚韧牢固,能够抵抗时间,抵抗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
第二,也就是往后我们整个通史内容不断回头探问的:中国历史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活之间如何进行互动,比如说从黄土高原起源的系统进入了两湖流域,进入了东南沿海,再完全不同的地理条件冲击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又刺激并发展出怎样的东西来?
带着这两个问题,让我们在这套书的浩瀚领域里,一起探寻,一起发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