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是我最爱的作家,没有之一。
“永远热爱,永远热泪盈眶”来形容三毛真的再贴切不过了,但是更多人都说三毛是沙漠玫瑰,铿锵美艳,孤傲冷绝。
爱三毛,更羡慕她。
总是别出一格的想法,在家里人看来有点“奇奇怪怪”;总是有神奇的际遇,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异乡,她去过的地方,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记;总是让人轻易爱上就不能自拔,不然,那么可爱的荷西为什么痴痴等了一年又一年。
认识三毛,从撒哈拉沙漠开始。
荒无人烟的沙漠,贫苦难熬的生活,却也过得有滋有味。像是自带滤网一样,三毛笔下的沙漠反而神奇而瑰丽。
落后的沙漠总是带着神秘的色彩:毫无章法的巫医,神秘的灌肠,强迫式的姻亲,月圆之夜的不速之客,偷衣服的小孩,势利的房东,这些本该让生活变得复杂又混乱的糟心事被三毛细细道来,反倒是横添了几分异域风情的有趣。
用指甲油帮别人治好了牙痛,一举成名反而让三毛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赤脚医生;不能忍受公共澡堂决定冒险一探“灌肠”真相,被管事的发现后,差点被捉到;生活在垃圾堆附近,三毛日日去垃圾堆里拾荒,硬是把沙漠里的破房子改造成了艺术的殿堂。
上世纪70年代,在一个荒无人烟、物资匮乏的撒哈拉沙漠里,三毛就已经做得叹为惊人。
我真的很像成为像三毛一样,勇敢又绚丽的人。
三毛之所以是三毛,还因为她有一个荷西。
那个生活贫苦,却依然把三毛宠得像个小孩的男人。
三毛的性格其实很敏感,在童年时期还有点抑郁。讨厌课堂,也不喜欢和别人交流,甚至会逃学到坟墓看书。
传统式家庭教育的父母告诉她:吃亏是福。
那个17·8岁的三毛不会为自己争取,直到去海外留学遭到同宿舍舍友排斥和孤立,吃亏吃够才一举反击,放一整晚的京剧。
从此摆脱禁锢,把本心展现的一览无余。
1967天,三毛和荷西相遇马德里,那时候三毛大三,而荷西才念高中。
荷西对三毛一见钟情,会剩下14块钱只为和三毛一起看电影。
荷西让三毛等他6年,三毛摇了摇头。
荷西看着三毛的眼睛,认真地说:“Echo,你等我6年,我还有四年大学要读,两年兵役要服,6年过后我就娶你。我一生最大的愿望不是有座大房子,而是有个小小的房子,我每天出去赚钱,你在家煮饭等我,就是我最开心的事哦!”
万水千山,兜兜转转,6年后,三毛又踏入马德里的土地,这次迎接她的是荷西的坚固又温暖的怀抱。
1973年,三毛想去沙漠,荷西放弃了心心念念的潜海工作,写了一封信:
我想得很清楚,要留住你在我身边,只有跟你结婚,要不然我的心永远不能减去这份痛楚的感觉,我们夏天结婚好吗?
三毛去散了个步,想通了,就同意了这封求婚的信。
她要嫁个荷西了。
花又开了,花开成海。海又升起,让水淹没。
在沙漠里可以看到花,看到海,因为荷西在身边,吾心安处是吾乡。
没有钻戒,没有家具,没有房车,甚至没有像样的结婚仪式,可是三毛却对全世界说,自己是最幸福的新娘。
两个结婚后,像朋友,像爱人,三毛说:
“其实婚前和婚后的我们,在生活上并没有什么巨大的改变。荷西常常说,这个家,不像家,倒像一座男女混住的小型宿舍。” (仍摘自《大胡子与我》)
沙漠生活荒凉寂寥,三毛和荷西过得皆是乐趣,出产了一部打动无数人的《沙哈拉沙漠》
荷西死了,那时候他们刚结婚6年。
三毛悲痛欲绝陷入了半疯的状态,为荷西守灵的那夜,三毛对荷西说
“你不要害怕,一直往前走,你会看到黑暗的隧道,走过去就是白光,那是神灵来接你了。我现在有父母在,不能跟你走,你先去等我”
说完这些,三毛发现荷西的眼睛流出了血。
1991年,三毛最终用一条丝袜,在医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撑得太久了,12年,已经够了。
三毛说:
“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