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它无关年纪。无论何时,停滞成长,才是最可怕的衰老。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跳蚤实验:他取出一个玻璃杯,然后在里面放进一只跳蚤,跳蚤马上就轻易地跳了出来。
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玻璃杯里,不过,这次是立即同时在杯子上加了一个盖子,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盖子上。
在一次又一次碰壁之后,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跳的高度。又过了一阵子以后,实验者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到过盖子,而只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把盖子轻轻拿掉了,可是跳蚤还是在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蹦跳。
一周以后,这只可怜的跳蚤还是在这个玻璃杯里的那个高度不停地跳着,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的心里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固定型思维的人,不是不敢去追求成功,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也默认了一个“高度”。
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这太难了,我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到。
“心理高度”是很多人无法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跳蚤人生”。
看完这个故事,由此也明白一件事:不要在心里砌上一个看不见的墙,再没可能的事,只要不伤筋动骨,皆可尝试一下。
就像Carol Dweck在《终身成长》书中所说:固定型思维的人,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惧怕挑战,总为自我设限。
以前觉得终身学习只是一个概念,一度我甚至觉得终身学习是人生的后半段做的事情。近年来反倒是深刻体会到终身学习和成长型思维、持续的学习力之间的共通之处。
培养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是可以被后天培养的。下次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
· 关于“放弃”
我放弃了 →我得试试我学过的(别的)方法
· 关于“困难”
这太难了→我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搞定)
· 关于“足够 ”
已经挺好的了 →这真的是我的最好成绩吗?
· 关于“完美 ”
我不能做得更好了 →我还能做得更好,我要继续试试!
· 关于“否定”
我阅读不太好→我要训练我的阅读能力
· 关于“能力 ”
我不擅长这个→我正在提高
人生在世,工作上或生活上,大大小小的困难无法避免。有的也许可以轻易打倒,有的则令人望而生畏。
而选择负面消极的说话方式,还是正面积极的语言,也会形成不同的思维习惯,从而造就不同的人生。
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从现在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