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稀缺,第六章,稀缺陷阱

稀缺,第六章,稀缺陷阱

作者: 般若_6d44 | 来源:发表于2019-04-29 19:23 被阅读0次

稀缺陷阱源于人们将可预期事件当作突如其来的事件处理。犹如接住即将落下来的球才急忙应对,如此反复循环。即杂耍(拖延症),状态!

在应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事件时,只有拥有闲余,即钱,时间,与应对预防机制。然而比闲余更重要的事,改变稀缺心态,避免落入稀缺陷阱。这需要我们时刻对稀缺陷阱的警醒,即改变心态,才是人们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

稀缺陷阱并不限于实物资源的短缺。它的根源在于对资源的错误利用,从而出现了实际的短缺。稀缺陷阱就是一直在落后一步,一直在偿还上个月的支出。用这种方法管理并使用资源会让我们感觉所拥有的资源变得更少了。对稀缺进行放大的行为,就像复利一样,会使最初的稀缺变本加厉。“停不下来的杂耍’和‘落后一步”这是对稀缺陷阱的形象形容,也是稀缺的特征。如果长时间地经历这种“最后关头”,我们就会一直处在所谓的“杂耍”状态,也就是持续从一项紧要任务转移到另一项紧要任务的状态中。杂耍是管窥的必然结果。当有了管窥心态时,我们就只能局部地、暂时性地解决问题。

如何逃离?制定计划。在稀缺心态的控制之下,我们很难集中精力去做到这一点。制订计划很重要,但并不紧急,而这类事情正是管窥心态导致我们所忽略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对未来进行计划需要带宽,而稀缺则是带宽的沉重负担。按计划行事?按计划行事,需要带宽和执行控制力,而稀缺会削弱我们在这两方面的能力。问题跟稀缺陷阱尤其会令人感到辛酸的就是,它会让人产生一种感觉:只要再多一点资源,就能摆脱欠下的所有债务,就能逃脱这个恶性循环。实验证明并非如此。问题的核心在于余闲的缺乏。任何一点小小的不稳定都会威胁到生存于稀缺陷阱边缘的人,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余闲去吸收这些不稳定因素,只能任由其影响自己的生活。关注度与表现的关系心理学家们在研究各类任务的过程中发现,表现与关注度或称“觉醒”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呈现为倒转的 U 型弧线 —— 如果关注度过低,表现就会变弱;而若关注度过高,表现同样会被消弱。稀缺心态是环境造就的结果,更有可能通过一些措施来加以改变。稀缺并非个人特质,而是自身创造的环境条件所引发的结果,而这些条件是可以进行管理的。我们越是深入了解稀缺在大脑中的发展历程,就越有可能找到办法去避免稀缺陷阱,或至少去减轻稀缺陷阱的影响程度。

相关文章

  • 日更-《稀缺》读书笔记08

    第六章 稀缺陷阱稀缺陷阱(scarcity trap),就是某人的行为有助于稀缺形成的一种情况。稀缺陷阱的根源在于...

  • 《稀缺》读书笔记(6)

    第六章、稀缺陷阱 稀缺陷阱如同“杂耍”,太多的“最后关头”让人们持续从一项紧要任务转移到另一项紧要任务。稀缺陷阱源...

  • 打卡09 稀缺

    第六章 稀缺陷阱 终于等来了解决办法!之前一直在猜测稀缺的解决办法。现在终于等来啦。 稀缺陷阱是指,我们的行为让我...

  • 稀缺6

    稀缺陷阱 稀缺陷阱就如同“杂耍”,太多的“最后关头”让人们持续从一项紧要任务转移到另一项紧要任务。 稀缺陷阱源于人...

  • 稀缺,第六章,稀缺陷阱

    稀缺陷阱源于人们将可预期事件当作突如其来的事件处理。犹如接住即将落下来的球才急忙应对,如此反复循环。即杂耍(拖延症...

  • 稀缺6——稀缺陷阱

    稀缺陷阱源于人们将可预期事件当作突如其来的事件处理。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拥有余闲,尤其是要建立起应对突...

  • 稀缺陷阱

    美国贫穷黑人的情况处境就是稀缺陷阱,也就是行为有助于稀缺的形成。稀缺陷阱有一个常被忽视的特征:当进入管窥心态时,我...

  • 《稀缺》(六)

    稀缺陷阱,是某人的行为有助于稀缺形成的一种情况。稀缺陷阱并不限于实物资源的短缺。它的根源在于对资源的错误利用,从而...

  • 稀缺陷阱

    稀缺陷阱,就是不但存在稀缺,还存在产生并保持稀缺的条件,就是你自己的行为造成了稀缺的形成,你自己的行为有助于形成稀...

  • 稀缺陷阱

    人对物质的追求没有止境,于是,稀缺无处不在。稀缺的资源容易让人产生稀缺的心态,就好比农民伯伯收入低也能过得幸福。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稀缺,第六章,稀缺陷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mu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