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埃伦·兰格说过,“任何评论都是潜念的。”潜念是相对专念的一个思维概念。潜念状态的特征是视角单一、静态重复、惯于用昨天的方法来应对今天的问题;而专念思维的核心则在于活在当下、关注变化,保持开放思维,适应今日的环境变化及挑战来避免明天的麻烦。
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可能避免不了评论、腹诽甚或指责他人,同样更加避免不了自我评论、自我责备甚至自我苛责。
我们习惯主观评判他人
当我们在评论、指责或腹诽他人时,不管我们的批评意见是什么,我们都可能在采取一种静态僵化的眼光来看待他人,都在基于对他人已然发生的言行来对其进行主观价值判断。由此可能导致我们的评论不仅容易流于主观臆断,更关键的是可能已经“过时”。我们用对他人过去言行的总结性、主观性批评,来尝试预测甚至干预他人当下及未来的言行,这种做法无异于“刻舟求剑”。他人当下的内心变化与未来发展,都是我们的主观评判所无法预期的。比如“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或者“浪子回头金不换”等俗语,也许就是在提醒我们,要用立足当下、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人,而不要基于他人过去言行,陷溺在对他人僵硬固化的主观印象中无法自拔。
更可怕的是,一旦主观判断固化,在未来生活中,我们也会下意识地搜集各种证据,来支撑自己对他人的主观评判,而故意忽视或无视那些与我们的评判不符的客观证据。
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对他人的评判,往往习惯归因于其人格因素而忽视客观背景环境及当下情境影响;而我们对自己的评判,则容易归因于客观背景或当下情境因素,而不会归因于自我人格因素。比如同样是上班迟到,我们可能会认为同事迟到是因为他缺乏责任心,根本上就是习惯混日子的无耻之徒;而如果是我们迟到,我们则会心安理得地对自己或他人解释道,那是因为早上堵车了(背景因素),自己实在没办法。再比如因团队项目进展不顺受到领导责备,我们可能会认为领导对同事的批评是对的,因其工作惯于推诿扯皮、不负责任,是典型混日子的“垃圾”;而领导对自己的批评则实在是天大冤枉,项目进展之所以不顺,是因为同事不配合、是供应商材料没到位、是客户要求太苛刻等,而自己做了所有该做的一切努力,实在不该承担任何责任。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在《错不在我》一书中所言,“每当人们犯下错误时,往往会通过自我辩护来尽力消除那些动摇自我价值感的认知失调。人们会任凭自己的头脑虚构出免除责任的种种理由,不断强化自己聪明、有德行、不会犯错的信念,而这种信念却恰恰让我们变得愚蠢、没有德行、错误不断……不假思索的自我辩护就像流沙一样,会让我们越陷越深。它阻碍我们看见自己犯错,更何况改正错误。”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可能习惯主观武断地对他人进行批评指责,甚至斩钉截铁地对他人人格缺陷、性情德行等下断语;并基于自己的主观评判来展开与他人的人际互动。当然其效果和冲突,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我们决不会轻易承认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指责;或更准确地说,在通过自我辩护、自我服务偏见等手段拒绝别人批评,维护自我形象方面,我们每个人都是无可争议的王牌律师。但拒绝别人批评是一回事(似乎显得既轻松又理所当然),但觉察并拒绝自我批评、自我责备甚至自我苛责,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我们习惯主观评判自己
我们在平常生活、工作中,可能都曾痛恨过自己的软弱无能、痛恨过自己没本事,事业上缺乏长进,痛恨自己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毛病。尽管我们花了天大的力气在痛骂自己、在狠狠地自我苛责,但似乎自己更加气馁、迟迟不见改进行动,自己眼里的那个自己仍然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最熟悉的陌生人。
殊不知我们对自己的各种评判、批评和苛责,跟我们评判他人一样,仍然是基于对自己过去言行的主观判断甚至臆断。我们一件事没干好,可能就觉得自己没出息;我们在自己在意的人面前语无伦次,可能就会狠狠地怨恨自己情商太低;我们短时间内没有实现自我期许的目标,就觉得自己太无能了。我们通常把自己的言行就等同于自我本身,同时我们又把当下自我等同于未来的自我,无意识地认为自我就是僵硬不变的。当然这完全不符合客观事实。任何稍有生活经验的人,都会凭直觉意识到,十年前或五年前,甚至一年前的自己,与眼前当下的自己,都是有着明显不同的。我们可能与几年前的自己相比,变得更加乐观积极、对生活更充满希望;也可能更加颓唐焦虑、对艰难的生活充满恐惧。
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凭当下自我的感受来准确预测未来自己的幸福程度(对未来的各方面预测不可避免都会受到自我当下状态的影响),同时我们对过去自我的回忆也会受到自己当下感受的深刻影响。
简单来说,几乎所有的自我评判都无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下的自己,以及预测未来的自己,反而可能变成了自我设限的内在枷锁,一重重限制着我们的成长与发展。
不要评判,只需观察、觉察、宽容、接纳
研究表明,人的生命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你认为自己没本事、情商低不会说话,缺乏毅力追寻梦想等,生活会证明你是对的;你认为自己深具潜力,尽管目前工作、生活不太顺利,但肯定会通过持续努力克服困难,最终迎来曙光,你也是对的。不管你过去、现在如何定义自己、以及如何预期将来的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你都是对的。每个人既是自我人生故事的参与者、观赏者,更是创作者;故事脚本可能囿于你的遗传基因、家庭背景、教育背景、性情禀赋等,但整个故事架构及创作空间,仍会大大超乎你的想象。
我们每个人最了解又最陌生的那个人是自己。所以说,我们不应轻易评判自己,只需时刻注意观察自己的言行,觉察自己的内心,慢慢的一点一滴你就会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缺陷、不足、优势及能量,接着你就可能通过发挥优势、弥补短板而取得一番作为。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应尽量避免对他人进行主观评判。你连最亲近的自己都不了解,更何况是他人。无论我们与他人有多熟悉,自认为对他人有多了解,比如父母、妻子、朋友或办公室同事等,我们对他人的评判都可能流于主观偏见、僵硬过时。更何况我们可能还时常将自己的各种缺点、毛病无意识地投射向他人,还自以为是他人的缺点、毛病。
他人是独立于我们之外的他者,只要他人没侵犯到我们正当权益,我们就无权评判甚或指责、冒犯他人。我们应把他人的言行及存在,看作阳光雨露、下雨刮风一样的自然常态并无条件接受。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能学会平和自然地与人交往(不因他人的作为而扰乱内心,就像不因天下雨而生气一样),从而平和自然地获得宁静宽容、豁达舒畅的内在心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