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模块,我们讲的是制度设计。你会发现,结构调整一旦到位,组织中就不需要厚厚一大本写了也不太有人看的制度手册了,相反你最需要牵住的牛鼻子就是评价制度,因为它最容易引发行为偏差和破坏组织文化。
所以,接下来两讲,我们就来看看怎么变革评价制度。
绩效技术专家迪恩·斯彼德说,世界上有一条重要的管理原则,知道的人并不多,那就是“要什么评价什么”。
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在实践中,很多组织却走入了“不要什么却在评价什么”的误区。
比如,有的学校,严抓教师考勤,迟到早退都得扣分。
那么请问,你只要老师准时准点出现在校园里,至于他干什么你并不在意是吗?不是吧?你要的是老师高质量地和学生在一起,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那你为什么要评价迟到早退呢?
还有的学校以重视过程管理为名,对教师的备课手册、听课手册、作业批改手册,甚至是学生谈话记录手册,进行检查、评分、定级。要求每本手册都字迹工整,最好还画上思维导图或者用不同颜色批注。
但问题是,我们办一所学校是为了这些手册吗?我们希望到学校校庆的时候,仓库里堆满了这样的手册来证明成功吗?显然不是。这些行为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关键要看学生身上的表现。那你为什么要把这些手册作为评价依据呢?
好的评价制度永远遵循着“要什么评价什么”的原则。评价制度的设计,是为了让每位员工清晰地知道他努力的目标,这样既有利于被评价者的行为改进,也最符合组织的目标和方向。
十一学校《行动纲要》里有一条基本原则:“教师的业绩应当始终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上,除此无他。”换句话说,评价制度的设计与改进,就是让教师的行为对齐到“学生成长”这个目标上。
那怎么才能从“学生成长”的角度,评价老师的业绩呢?
我们都知道,教育是一个超长周期的工作,不像企业变现那么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不可能等到百年后再去考核老师的教育成果。
于是,一些学校就把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业绩的唯一指标。结果教师片面追求我的学科要比你考得高,这届要比上一届考得好,然后不断要求加课时、加作业,乃至恶性竞争,最终损害的是学生利益。
所以,在十一的薪酬体系里,绩效工资只占15%,大头由双向选聘决定。而且,这个绩效工资的构成,不仅包括中高考成绩,还包括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和参与社团的情况。这样就确保老师重视平衡学生各个方面的成长。
那老师带学生取得的竞赛成绩怎么算呢?比如学科竞赛、体育竞赛、艺术竞赛,这些要不要纳入评价呢?
十一学校认为,竞赛成绩虽然体现了对学生成长的支持,但如果把这块奖励放入绩效,老师们就会为赢得比赛而努力。时间一长,不仅会过度消耗学生的精力,也会使得其他不参加竞赛的同学获得的关注减少。因此,十一学校的做法是,竞赛成绩不和工资挂钩,而是纳入到荣誉体系里。而且,这个荣誉是年年清的,不会累加。
那不唯分数,也不唯竞赛,评价老师究竟看什么呢?
十一学校通过对大量成功人士的追踪研究发现,凡是飞得高走得远的人,在中小学阶段必有一位影响他成长的老师。逆向来想,今天来学校学习的孩子,如果能遇到一位受益终身的老师,其实比他学会了多少知识更加重要。
所以,在所有影响学生成长的变量中,师生关系才是最关键的要素。“如果老师不喜欢自己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主动权在教师手里,对教师的评价权却在学生手里。
那学生怎么评价老师呢?靠教育教学诊断制度。
每学期,十一学校会请全体学生按照10个指标对教师作出评价。这些指标包括:老师是不是对我比较了解?老师是否善于激发我的学习兴趣?老师能否给予我有针对性的帮助?等等。具体的我列在文稿里了,你可以去看。
十一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诊断指标(2019版)
1. 老师关注我良好品德和习惯的培养,在做人做事上能给我好的引导和示范;
2. 老师对我比较了解,能觉察到我的状态,适时关心和帮助我;
3. 老师能够支持和促进我自主学习;
4. 老师注重帮助我确立目标,指导我做好规划;
5. 我在老师的心目中有较高的位置;
6. 老师能够给予我有针对性的帮助;
7. 老师善于激发我的学习兴趣;
8. 老师风趣幽默,让我愉快而有收获;
9. 老师能够有效地激发我主动思考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10. 老师能够提供适合我的学习资源和方法;
11. 老师能让我清晰地知道每节课或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
12. 这位老师是我本学期最喜欢的老师之一。
请注意一个细节:整个过程虽然也叫“评价”,但是在十一学校的用词更精准,叫“诊断”。就像医院给顾客体检诊断的目的,是为了让他变得更健康。学校给老师的教育教学做体检,是为了看他是否契合学校的育人目标。
你可能会问,这个做法在企业里很常见呀。企业经常让客户对服务人员打分,对产品的满意度作出评价。十一学校只不过是把这套做法搬到了学校,有什么不同吗?
确实有本质上的不同:
第一,大部分组织搞评价都是从问题出发的。比如,老师上课有没有拖堂,穿着打扮是不是得体,对学生有没有体罚,等等。这些问题与学生成长关联不大,还容易让学生养成天天盯着人“脚后跟”,热衷于挑毛病的习惯。
李希贵认为,领导者如果天天盯着问题,问题就会越来越多,但如果天天发现闪光点,那么组织的亮点就更显光彩。所以,十一学校的所有评价指标都是从正面提出的,强化的是组织期望看到的行为。
第二,很多组织反馈给员工的评价结果是一个冷冰冰的分数或者名次。名次高了,员工就高兴,但却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得好。分数低了,员工也不清楚今后改进的方向。
而十一学校对评价结果不合并,是10项分别呈现,每项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没有“较差”或者“不合格”,这是为什么?因为十一学校认为,经过双向选聘的考验,学校就没有不合格的老师。而分三档是为了让老师们明确自己的每一项指标处在什么水平,以便发扬优势,改进不足。
第三,很多组织会对评价结果搞大排名,然后末位淘汰。
十一学校认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分出优劣,也不是为了淘汰谁,而是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进步。所以,十一学校会对评价结果保密,只有教师本人和直接主管知道。当个别指标出现红灯,主管也会与老师沟通,看看需要哪些支持。所有的诊断结果都不与奖惩、绩效挂钩,这样老师们才能安全地主动地进行自我反思。
好,回到那句话:“教师的业绩应当始终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上,除此无他。”确定了这条目标,接下来要做什么?就是排除干扰,不要让目标以外的因素干扰评价制度。
很多学校会设计复杂的评价体系,把老师的进修成绩、上公开课次数、发表论文篇数、有没有著作、备课教案,等等,都纳入教师业绩。似乎指标越详尽,评价结果就越科学。
但问题是,一所学校真的需要发表很多论文、经常上公开课的老师吗?如果一位老师教书育人水平很高,深受学生喜欢,他没有写出完美的论文要紧吗?假如每个老师都只关心自己的学术成果,却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心理状况漠不关心,这样的成果是我们所追求的吗?如果这些都不是我们追求的,那你为什么要评价呢?
所以,十一学校在制度设计上就把素养和业绩给区分开了,业绩只体现在学生成长上,而素养则是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
老师的自我进修、上公开课、发论文、著作出版,等等,这些都属于个人素养的提高。对于这方面的成长,十一学校采取的是由学术委员会负责的学术积分制度,累积到一定的积分,就颁发荣誉奖励,不与业绩挂钩。这样老师就不会为了一味追求发表文章、著书立说,而迷失教师最本质的价值。这是一个提醒。
还有一个提醒,就是区分评价和工作检查。
有些组织的员工对领导抱有戒心,甚至对领导检查工作如临大敌,因为这些组织往往把检查结果用来评价下属。一次偶然的相遇,就成为对下属一个时期的业绩评估,甚至作为下属薪酬提升、职位变化的依据。
这是典型地混淆了检查与评价的关系。
作为管理者,在领导变革的时候,当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深入基层调研,包括检查教师备课手册、听课手册等等。但检查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并提供适切的指导,而不是滥用获取的信息。
如果把检查结果作为评价业绩的依据,不仅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也破坏了组织文化。因为那些专门瞄着鼓点跳舞的人,常常在实际工作中玩花样,并没有把心思花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上。因此受到奖励的老师,教育教学业绩可能不尽如人意。
这一讲,我们讲的是组织里的评价制度。在十一学校的实践中,你会发现,无论是业绩评价,还是工作诊断,或者是日常检查,这些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低利害性,也就是说评价结果和老师的切身利益没有那么大的因果关系。
这是为什么呢?这么做,一是为了遵循“要什么评价什么”的原则,使得评价这根指挥棒始终指向目标不偏离;另一个原因是为了突出组织中最大的评价。那这个最大的评价是什么呢?
我是沈祖芸。下一讲,我们回答这个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