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人生
指向高阶思维的学校课程创生

指向高阶思维的学校课程创生

作者: 任米荣 | 来源:发表于2023-11-26 17:41 被阅读0次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辛苦了!首先我要感谢我们前面六位老师围绕素养导向的新课标落实和校本特色课程的创新这一个话题所进行的分享。

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新课标?如何创生出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我们前面的6位老师他们的分享各有侧重,各不相同。其中人大附中的通州校区特别强调大那个字,既强调大主题和大单元,也强调大任务和大问题,还强调大概念。中华中学的老师特别强调实践情境,强调要把知识放回到知识的实践情境中,去让学生学习,强调要把知识放回到它的产生与发展的实践情境之中,以及知识迁移和运用的实践情境之中。郑州的七中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特别强调学生的科学实践,强调学生的实验探究。上海延安初级中学,他们更强调回归生物实践的化学和学习。深圳高级中学南校区,他们更强调以学科实践促全面育人的综合学习。而最后的东道主成都七中初中又强调基于场馆的跨学科,甚至超学科的学习。

前面我们6位老师的发言,虽然各有侧重,在关于如何落实素养导向的新课标,如何创生出素养导向的特色课程这个问题上,他们虽然给的答案各不相同,但其实又不约而同的都在强调两个关键词:一强调实践性,怎样落实素养导向的新课标,怎样创造出跟核心素养对路的校本特色课程。我们的六位老师其实都在强调实践这一个词儿。第一组基于真实情景的学科实践,第二种指向问题解决的学科主题学习,其实都是在强调实践,因为实践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的实质,也是让学生在实践参与中学习。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课程和课堂的实践性呢?我们其实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那就是实践参与乃是学生核心素养发育生长的根本途径。我宁愿再重复一遍:无论我们使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无论我们怎样来落实素养导向的新课标,无论我们怎么样来开发跟素养匹配和对路的校本课程,我们要切记这句话,实践参与是学生核心素养生长的根本途径。毛主席的素养为什么这么著名?工程师、科学家、艺术创作者的能力为什么更加强大?景区里边的导游他身上的语文素养还为什么还可以?其实全部的秘密都在两个字之中,这两个字就是实践。这是我们前面6位老师共同强调的第一个东西。

他们强调的第二个词就是融合——综合、整合、统合,总之是在和那个字上下功夫。不管是跨学科的主题学习,还是综合学习,还是基于场馆的学习,还是学科教学当中强调实践,其实都在强调融合、整合、综合和统合。老师们,当我们在强调学科实践的时候,当我们在强调实践的时候,实践就是天然的融合器,实践就是天然的综合于人的途径,正是有了实践,他就能够把知识与知识进行融合,他就能够把知识与行动进行融合,他就能够把知识跟外面的事物进行融合,他就可以把相关的几个学科进行融合,他就可以把德智体美劳自然的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前面的6位老师虽然分属于2个组,一个谈学科实践,一个谈综合学习,其实都在强调第二个词——融合。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融合、整合、综合、统合,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和那个字呢?老师们要知道人的素养本身都具有一个特点,就是整体性。从来没办法把一个人身上的素养进行分割,我们从来不能把一个学生身上的素养分成能力的有多大,品格的价值观,我们也绝对不可以把学生身上的素养进行分割,把它分割成这一块是德,那一块是体,还有一块是劳,不可分割。因为人身上的素养就有一个特点整体性。既然素养是整体的,培养素养的课程和课堂,也应该具有整体性。一句话,我们应该以整体的课程和课堂来培育具有整体性的素养,否则我们就把路走错了。过去的几十年,我们学校的课程和课堂就把路走错了,或者说部分的没有走对,我们在强调——分,我们在强调分离、分解、分割、拆分,我们把知识点跟知识点拆分开了,我们把知识点外面的事物分割开来,我们学科跟学科把它分开,我们把知识跟行动分开,让学生不能达到知行合一。我们把德智体美劳5个育进行分开,德育主任管德育,教导主任管制度。总之,我们还真喜欢分,分久必合。当我们今天要养好学生身上的核心素养,我们的课程也好,教学也好,一定有一个重要的道路——由分到合,从分离到农户,分则伤,合则利,相互分割分离的课程和课堂,一定会严重伤害学生的核心素养。反之,相互融合、综合、整合的课程和课堂,才能够极大的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育和生长。所以我们要强调融合这个词。

那么基于我们前面6位老师的分享,怎样落实素养导向的新课标,怎样创造出素养导向的学校特色课程呢?有两个关键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实践,二融合。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也愿意跟老师们再来讨论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了把学生的核心素养养得更好,我们今天要完成一个升级,就是从学科活动到学科实践,为了把学生的素养养得更好,我们今天的课程和课堂似乎要来一个迭代升级,就是从强调活动,到今天再往前面走一步,强调实践性更强的活动,我们也就是要从以前我们已经注意到的学科活动,要升级为今天高度重视学科实践。但是我的问题是如何为学生创设更高质量的学科实践活动?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更高质量的学科实践呢?老师们,强调实践是我们拜佛走对的那条路,我们把佛门走对了,因为实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部的奥秘之所在,但是你知道农民每天都在实践,所以农民身上有一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也一定会发现,从来没一个农民搞出一份土壤学,这说明农民他虽然参与了10年很多,但是他身上的能力和素养仍然不够强大。问题出在哪里?他每天参与的实践活动的品质、质量成了问题。于是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老师们,我们要开发基于学科实践的特色课程,我们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强调实践性,请问什么样的实践是高质量的实践?什么样的学科实践是我们更应该给学生创造的,更应该让学生去参与的?老师们要知道实践绝对不是抽象的理由,实践更不是盲目的行动,实践一定不是简单的操作,实践也不是重复的训练。我们如何为学生创造出更高质量的学科实践呢?怎样让学生参与展开更高质量的学科实践活动,我以为高质量的实践活动,学科实践包含三个要素:一它有核心的实践任务,他有尽量真实的任务,实践的实,指的是真实高质量的学科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他首先要以实践任务做载体。第二,它绝对不只是表面的任务,它还要以核心问题为主线。任务,打个比方,它是学生手上要去完成的事儿,为了让学生动手完成这个任务,还要动脑筋,那就有问题,那就有核心的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要让学生去探究。所以我觉得第二个要素就是问题,第一个要素是实践跟pass,第二个要素是深层次的核心问题,我把它翻译成problem。第三个要素更高质量的实践活动,它一定要指向更大的概念或者观念。今天咱们在谈大概念、大观点,农民的生产实践质量还不够高,因为他缺了两个要素,他满足了第一个要素,他有实践的,但是对里边深层次的问题,他思考的少,他更没有到最后理解建筑到一个更大的更重要的概念或者思想观念。所以我宁愿把高质量的实践活动的三要素,把它概括为以实践任务为载体,以深层次的核心问题为主线,以更大的概念或者观念为灵魂,这是我想跟老师们讨论的第一个问题。

我想跟老师们讨论的第二个问题,关于融合这个事儿。我们今天要把学生的素养养得更好,我们前面说过我们就要又要有一个升级,就是要从以前的分离育人到今天的融合育人,从以前的分离、分解、分割、分裂到我们今天的融合整合统合再加大融。于是我想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我们的课程和课堂从分离走向真正的融合?如何让我们的课程和课堂不是拼凑,不是凑而不合?如何让我们给学生提供的课程,如何让我们一节课的课堂真正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不管是学科类的融合,还是跨学科的融合,我们要让真正的融合实现了它的基本的操作方法,是什么?我也想给老师们做出一个最基本的一个提示。其实这个答案跟我们前面讲的一模一样,怎样让我们的一节课,怎样让我们的一次主题课程、主题实践活动课程真正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我想我们一定是借助三根纽带,老师们知道没有纽带,我们中国的14亿人就很难融合为一体,没有习总书记这个纽带核心,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纽带,我们不要说融,很难融为一体。同样我们真要把真正的综合起来融合起来,真正的有整合,我们同样用前面的答案由外到内三根,。一以实践任务求融合。二以核心问题求融合。这里面以更大的概念求融合。老师,不管是课堂还是课堂,如果我们要在综合融合上真正去实现这种效果,由外到内应该有三根纽带,缺一不可。最外面的纽带就是以实践来追求融合。因为我前面在讲所有的实践,它是一个天然的融合器。离开了实践,真不能去谈什么融合,离开了实践,我们完全都没找到融合的道路,融合的办法,中间纽带,我们要让学生围绕一个核心的问题——主问题去展开,所以我觉得今天不仅仅要强调大主题大问题,更要强调核心问题,核心的任务,最里面这个纽带是最紧密的,是最具有实质意义的。老师们,你不妨问:我们为什么追求综合,为什么强调融合?为什么强调整合?你究竟要在学生身上培养出什么东西出来?那一定是要让学生发展出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和素养,不然强调合,本身就没有意义。怎样让学生发展出一种更强大的力量?我前面讲了以更大的概念作为纽带。

我想讨论的第三个问题,无论是强调实践育人,还是强调融合育人,无论是我们强调学科实践,还是强调跨学科的融合,请问:我们又在强调什么?不管是我们第一组老师们分享的学科实践,还是我们第二一组老师分享的综合学习,我把它翻译过来,不管是强调实践还是强调融合,请问我们又在强调什么?我们的目的应该是什么?我想其实我们强调实践活动,我们强调综合学习,我们最终有一个直接的目的就是强调学生的深度理解。老师们,农民参与的实践很多,农民所处的这个现实世界,农民所面对的问题一定都具有综合性,但是我刚才说农民身上的能力和素养还是不够强大,差什么缺什么,因为他们对知识、对原理、对理论还是缺乏深度理解。老师们,我们今天要把学生的核心素养养好,我们是拿知识作为养料来养学生素养的,但是你知道我们中国的课程,中国的课堂哪缺知识、养料,我们的老师不辞辛劳的讲解知识,我们的学生不辞辛劳的训练知识,我们真怕他缺知识养料,但是我们的学生恰恰缺素养,也就是说这么多的知识养料,没有长成学生身上更加强大的素养,为什么呢?一定有一个原因,因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缺乏深度,所以当我们在强调实践的时候,当我们在强调综合、融合、统合的时候,它最终还是属于方式、方法、手段、形式,于是我们再努力一把,多多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我最后想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我们让学生要有深度理解,那就需要学生要有高阶思维。我想提出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在实践参与综合学习中,让他们的高阶思维真正的发生呢?没有学生的高阶思维,就很难有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其中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今天让学生的思维从低阶跃迁为高阶,究竟要高到哪里去?根据我们学生在社会上的普遍的缺失,针对我们今天中小学生在思维这个方面所存在的一些不足,我以为今天我们要着重引导学生展开的高阶思维,可能要往4个方向高。第一,要让学生更深刻的思考,我们的学生普遍在思考的深度上边、深刻性上边不够,我们的学生多半浮于表层,没有能够从现象把握本质,从事实、实验去把握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我说今天我们的高阶思维要在学生更深刻的思维上下功夫,要在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思维上下功夫,这是第一个高。第二个高让学生要思考得更明晰、更明、更彻底。我们今天的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当中学得不够彻底,学得不够通透,没有达到古人说的慎思之,明辨之,没有学到清澈见底,所以今天强调高阶思维,就是让学生的思维达到更明晰的程度,达到明辨的程度,因而要培养学生反思思维,批判思维。第三,我们今天让学生要发生的高阶思维,第三个高度就是让学生更综合更整体的思考问题,更综合的去思考问题。我们让学生要从部分通达、整体,从树木去把握生命,从要素去把握系统,总之让学生更综合的思考。最后一分钟那就是灵活的活,让学生的思考更灵活,让学生的思考跟灵活,因而需要培养学生实践思维和创新思维。我注意到今天下午,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在关注实践,但是我想提醒我们老师,你之所以要强调学生的学科实践和跨学科实践,你如果要让学生真正要有学科实践和跨学科实践,一定要启迪启蒙学生实践思维。因为中国人缺实践思维,我们知道,但是做不了,我们知道怎么做,但就是做不出来,这是一种什么思维?实践思维。实践思维,包括你让学生去研究一个科学问题,包括你让学生去完成一个项目,其实都要渗透实践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前面我基于我们6位老师的分享,我想我们真要落实好素养导向的新课标,真要开发出符合素养气息的校本课程,我们需要去思考以上4个问题,谢谢老师!

相关文章

  • 高阶思维的化学教学

    化学传统教学重知识本位,核心素养课程理念要求转向素养本位,转向培育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高阶思维是什么?先说低阶思维...

  • 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图形公式,培养高阶思维——东明教育集团东方学校六

    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图形公式,培养高阶思维——东明教育集团东方学校六年级毕业课程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纪实 图形是...

  • 慢慢来,请相信自己

    富人思维 这是第一次上高阶精深版本的课程,正式课程哪一天只记得自己一直有点焦虑,课程没有仔细听。 对高阶版本感触最...

  • 课程的创生取向

    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有不同的演奏,效果也会...

  • JavaScript教程day13-高阶函数

    高阶函数 高阶函数英文叫Higher-order function。javascript的函数其实都指向某个变量。...

  • Python基础——高阶函数、闭包、匿名

    高阶函数 变量可以指向函数; 函数名是指向函数的变量 一个函数能接收另外一个函数作为参数,称之为高阶函数 map/...

  • 输出和输入

    以输出驱动输入,以高阶带动低阶(因为高阶思维必须以低阶思维为载体,高阶思维实质是一种复合思维,而低阶思维是一种单纯...

  • 输出和输入

    以输出驱动输入,以高阶带动低阶(因为高阶思维必须以低阶思维为载体,高阶思维实质是一种复合思维,而低阶思维是一种单纯...

  • 读书:学养和能力(孙绍振)

    语文课程改革提倡高阶思维,针对的是“碎片化”倾向,代之以“情境化思维”,“发掘文本的思想活力”,“唤醒学生的认知体...

  • 函数式编程--高阶函数

    高阶函数英文叫Higher-order function。什么是高阶函数?举例说明。变量可以指向函数以Python...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指向高阶思维的学校课程创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wa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