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四大美女,她们在我脑中的印象好像已经根深蒂固了,西施浣纱、昭君出塞、貂蝉拜月、贵妃醉酒。可是另外三位在正史上都是有记载的,只有貂蝉是只存在在戏曲中的人物。
若非要追根溯源的话,最早是在《后汉书·吕布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卓以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甚爱信之,尝小失意,卓拔手戟掷之,布拳捷得免,布由是阴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侍婢私通,益不自安。”
董卓收吕布为义子,吕布犯点小错,董卓就以铁矛扔他;董卓性情刚愎、多疑,知道自己树敌太多,害怕遭到暗算,因此晚上睡觉时让吕布卫戍“中阁”,吕布却与董卓的侍婢私通,可见父子俩关系本就不怎么样。
我们似乎毫不怀疑地认为这里的侍婢就是貂蝉,在正史中,侍婢只是一个“符号性人物”,没有什么“个性色彩”。那是什么时候这位普通的侍婢成了“把群雄逐鹿的战场点缀得五彩斑斓的女子”,变成了“光彩夺目的美女形象”了呢?
唐代诗人李贺写过一首《吕将军歌》,其中有“榼榼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火旗下”的句子。如果说,这里面已经有貂蝉的影子,那么她与吕布的关系已经确定下来,而且还是一位善于打扮的女士。
善于打扮是我的观点,作者原文在这里说的是貂蝉“可能是美的(至少是爱美的)”,因为既然我们把那位侍婢就认为是貂蝉,那么一个能够得着董卓的侍婢至少在“美”上有一定的门槛,更何况是还能迷惑到吕将军呢?
如果说这些只是我们的想象,那么“貂蝉”这个形象的真正具像化是在元杂剧中。元杂剧中已经有以貂蝉为主角的戏,如:《锦云堂美女连环记》。
这部戏中交代貂蝉是忻州木耳村人,父亲叫任昂,貂蝉本名任红昌,汉灵帝刷选宫女时选人宫中,专门执掌貂蝉冠(侍从官员戴的帽子),因此叫作“貂蝉”,其实貂蝉不是名字而是一种官职的名称。
后来皇帝把她赐予了并州刺史丁建阳,当时吕布是丁建阳的养子,丁建阳就把貂蝉配给了吕布。貂蝉在黄巾之乱中与吕布相失,流落到司徒王允府中。
一天,貂蝉在看街楼上望见一个骑在赤兔马上的人好像是吕布,于是就在晚上溜到花园中拜月烧香,希望能与吕布夫妻团圆。王允发现貂蝉的身世,设计出连环计。
这里可以说明貂蝉的故事在民间已经很成熟了,但到了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面对貂蝉的身份作了一个重要的改变:她不是吕布失散的妻子,而是自幼选入王司徒府中的一个歌伎。
身份一变,貂蝉去实施连环计的动机就变了。她不是为了早日和吕布团圆,而是为了替王允分忧解难,为了报答王允的“大义”,她许以“万死不辞”。貂蝉由“渴望夫妻团圆的普通女子变成了义气干云的女中丈夫。”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她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周旋于吕布和董卓之间,“送吕布于秋波,报董卓于妩媚,把二人撩拨的神魂颠倒。”
关于貂蝉的结局也有很多种说法。在明代杂剧《关大王月下斩貂蝉 》里说是吕布失败后,曹操别有用心地将貂蝉送给了刘备,为了不蹈董卓、吕布的覆辙,关羽将她斩于月下(红颜祸水,这很明显是古代文人的价值观和偏激)。
还有一说是嫁给吕布,吕布失败后选择自杀,一说是归隐。
不管貂蝉是怎么来的,她依然是我心中不变的美女。只是我越来越发现罗贯中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和编故事的手法确是不凡,是值得我们这些文字创作者去研究学习的。
希望我们不是因为它是名著就觉得它好,而是在这些名著中到底能学到些什么。
备注:
《历史上没整明白的那些事》之三国、南北朝篇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