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创作
孔子“不惑”了吗?

孔子“不惑”了吗?

作者: R琳茜 | 来源:发表于2020-04-13 18:33 被阅读0次

孔子在他的自述里曾说他40而不惑,50而知天命,孔子是51岁做官,因此,50到40岁是孔子做官前的一段时期,孔子自己说他已经达到了知天命这个阶段。可是在他的经历中,却体现出的是孔子疑惑的方面。

阳虎听说孔子很有才华,所以想见孔子,但是孔子不想见,所以他就给了孔子一头猪,孔子非常注重礼仪,所以他也要送阳虎一些或者一个礼物。但是孔子并不想见到阳虎,因为孔子认为阳虎是一个贼臣。所以孔子呢就打听看阳虎什么时候出去。他趁着阳虎出去的时候,到阳虎家里把礼物送过去,结果不巧,孔子去的路上正好碰见阳虎,阳虎将孔子跟他说话,阳虎对他说的话非常有道理,说完以后孔子也说,是的,我要出仕了。

从阳虎和孔子的对话中可以发现,阳虎对礼并不像孔子的了解那么深。阳虎是一个头脑清醒的政治家,而他未来有可能会走向法家这条道路,所以阳虎的政治观念和孔子的政治观念也就是儒家是不一样的。然后孔子认为杨虎是一个贼臣,他自然不会听一个贼臣的话去做官。虽然他是同意阳虎的观点的,但是价值观上他是不认同阳虎的。而这时候孔子的内心其实是非常纠结的。这时孔子已经是快到50的岁数了,而他仍然是非常纠结,说明他是没有达到知天命这个境界,他只是比较疑惑,他如果不惑的话,他就不会在做官不做官这里纠结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而在孔子50岁的时候,阳虎叛乱,把持的朝廷的重臣季桓子,而季桓子因为用诡计骗了杨虎,所以逃脱了。后来阳虎因为叛乱不胜,所以逃到了齐国。

这对于鲁国来说已经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了。而就因为这个事情,孔子的政治理想与鲁国的情况离得越来越远了,意思就是他的政治理想在鲁国实现的愿望更难实现了。可是孔子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其他人看见这样的场面可能会退缩并成从儒家变成道家,但是孔子不一样,孔子虽然也会受到打击,但是打击以后他仍然会继续完成自己的政治理想,如果不是那样,那么他便不是儒家了。如果此时的孔子在外再也不惑,那么他也许会立刻去做官,并说出自己的实现仁政的方法。可是孔子在心中又是那么明确他要去干什么,知道他不能放弃,知道他不能像道家那样去生活。

公山不狃因为不得志于季氏,于是他在费这个小地方背叛的季氏,后来他让人去朝孔子到他那里做官,孔子因为已经寻找做官的道路好久了,但仍然做不了官,所以就准备去,他说,在周朝建立之前,周公也是起源于一个小地方,而今天这个地方虽然小,有可能也一样呢。但是子路就不高兴,他就阻止孔子,因为他觉得公山不狃是一个不正义的人。可是孔子对他说,他难道是白白的招我去的?如果他能用我,有可能跟东周一样呢。

子路认为公山不狃是一个小人。但是子路毕竟是孔子的子弟,所以他领会的并没有孔子深,他只领会到恢复礼乐制度这一方面他并没有领会到仁心外推,所以子路才阻止孔子。而孔子领会到了人心外推,他清楚他自己要干什么,并不是找一个正义的人,而是找一个可以实现他政治理想的人,他的目标只是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他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所以这就可以说明,孔子在内心中其实是不惑的。他只不过是在实际应用中没有经验,所以表现出来了疑惑,但是那时是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推行仁政这一道理的。

孔子对恢复礼乐制度和仁心外推,推行仁政在心里,在内在了解的特别清楚非常清晰,就是他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理念了解的非常清晰,可是当孔子在实际生活中去实际运用的时候,肯定是会遇到一些问题了,而这些问题孔子并不一定不知道不怎么解决。所以他在实际应用时一些事没有做到不惑的。但是他在他的内在是做到了不惑的,孔子这一时期在内在中是达到了不惑的阶段。可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他还是有一点疑惑的。

相关文章

  • 孔子不惑了吗?

    我们先来看一下,孔子这个极为有名的人物的一生,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 孔子“不惑”了吗?

    孔子在他的自述里曾说他40而不惑,50而知天命,而孔子做官之前的一个时期。已经是49到50岁了,在他的自述里面,他...

  • 孔子“不惑”了吗?

    孔子在他的自述里曾说他40而不惑,50而知天命,孔子是51岁做官,因此,50到40岁是孔子做官前的一段时期,孔子自...

  • 孔子真的不惑了吗?

    在孔子的自述里,他曾经讲过他的人生的一个目标,就是在40岁的时候就已经没有疑惑了,但是他真的没有任何疑惑了吗?我...

  • 孔子的不惑了吗?

    一听到这个简书的题目,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很好奇,孔子不惑是什么意思?他到底不惑了没有?他什么时候不惑?文言文:子曰:...

  • 孔子的不惑了吗? - 草稿

    一听到这个简书的题目,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很好奇,孔子不惑是什么意思?他到底不惑了没有?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季桓子...

  • 女人的四十不惑

    不知不觉已过了人生四十多个春秋,按孔子先生的说法,自己已光荣迈入了不惑之年。那么,我不惑了吗? “不惑”,顾名思义...

  • 孔子——不惑

    “孔子自述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孔子——不惑

    孔子曾经在他的自述里提到一句:“四十而不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字面意思就是说孔子在40岁的时候已经不疑惑了,...

  • 孔子“不惑”吗?

    孔子自己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那我们就进入孔子的精神世界,推测一下以前惑的是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不惑”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bn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