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晚饭时,小女儿挨着我看我杀鱼,带着怜悯的口吻问我:“妈妈,为什么你们大人要杀小鱼呢?它们还这么小,我感觉很可怜啊!”
我思索了一会说: “鱼有鱼的使命和价值,它们的价值就是给人类带来美味,它们会因为自己的价值得到实现而感到高兴的”
“可是,它们都已经死了,怎么知道高兴不高兴呢”女儿疑惑不解的问。
“或许它们的灵魂会知道实现了自己价值。鱼有鱼的价值,人有人的价值,就比如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呢?”
“嗯…”女儿做出略有所思的可人模样说:“我告诉你,你不要告诉其他人呦!”
“好的”
“我长大了要当公主。”
“为什么要当公主呢?”
“因为公主很漂亮呀!”
“很漂亮有什么用呢?妈妈刚刚说鱼有鱼的价值,人也有人的价值,鱼的价值是它把生命献给人类,让人类品尝到它们的美味,而人的价值应该是在你小的时候你要用你的心去储备各种知识,让知识丰富你的大脑,这样长大了,你的大脑里就会因为拥有知识而变得有智慧,而一个有智慧的人可以为这个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
“哦” 女儿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孩子犹如田里刚刚发芽的小苗,只要怀有一颗柔软的心去教育就如怀有一颗柔软的心去耕耘小苗一样,这样的孩子虽然没有天赋异禀,但也能在爱的滋养里感悟生命,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长大以后也不会感到迷茫。
白天看了林清玄的一本散文书叫《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他的很多篇文章里有讲到父亲对他的影响很大。
他的父亲虽然生活艰苦,但是对待生活总是乐观向上,从没对生活抱怨过,他虽然只是一个农民,但是他却用种庄稼人的语言来告诉孩子:对人有益的文章是灌溉施肥,批评的文章是放火烧山,灌溉施肥是人可以控制的,放火烧山则常常失去控制,伤害生灵而不自知。”
他叫我做创作者,不要做理论家,他说:“创作者是农夫,理论家是农会的人。农夫只管耕耘,农会的人则为了理论常会牺牲农夫的利益。”
多么有智慧的一个农夫呀!我时常想,假使我的父亲在我小的时候也给我灌输一些人生哲理,或许我应该会更优秀些吧!
然而,之所以会时常这么想的事,往往是小时最最向往然而终其一生都没能实现的事,这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每当我看别人的文章时,总会提到小时候妈妈告诉我什么什么哲理,或者爸爸告诉我什么什么哲理的时候,我总是十分羡慕。
于是在写作文的时候,想杜撰一句爸爸对我说时,总会卡壳在那处,因为我搜肠刮肚也搜索不出半句父母给我说的人生哲理 。
晚上辅导儿子写作业时,小家伙突然停下手中的笔问我:“妈妈,你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
小家伙突然这么没来由的一问,一下子把我愣住了。
要是从前我肯定很自豪的说,妈妈是老师,是教书育人的,不需要用很多的体力,需要把妈妈所学的知识交给学生。
可如今,全职在家带孩子,又不想让孩子看不起,想到自己最近在家学习写作,于是我说:“妈妈从前是老师,现在是作家,老师在学校把知识交给学生,现在妈妈要照顾你和妹妹,在家写文章,把妈妈知道的知识写出来教更多的人。”
“哦!我知道了,那妈妈一定是脑力劳动者。”儿子兴奋的说。
晚上看了主持人鲁豫新写的一本书《还是要相信》,因为写的特别走心,所以一口气读下来。
当她谈到大导演李安时她用:云淡风轻、谦和有礼,可骨子里有着自信和坚持的人,他的从容淡定与谦谦儒雅之气让人如沐春风,即使他已经非常成功,他还是十分的努力。
鲁豫采访李安为什么还这么努力时,李安只说:“为了得到家人的尊重和爱!”
此刻,对这句话是感同身受,就如今晚儿子问我的职业时,当我要说出妈妈是家庭主妇时,我犹豫了,随后说了我是作家。
尽管我暂时还不是,但是我相信那一天终会到来,因为不仅自己喜欢,更因为希望得到家人的尊重和爱。
自己身体力行的努力,胜过千千万万次对孩子的说教。
借用鲁豫的书名,还是要相信,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失之东隅,终会收之桑榆。
以一颗柔软的心,去直击惨淡的人生 。给我们的孩子给自己耕耘出一份欢喜的天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