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以写记叙文为主,这似乎是作文教学的定律。怎么教才真正有效呢?看看周围的老师,想想以前自己的做法,绝大部分是每两周出个题目,课堂写写,老师写几句评语,打个分数,然后来个课堂简评。如此周而复始。或者,把记叙文的一些技巧,如细节、环境、运思等进行专题式训练,这样似乎有序列,有章法,但正如早就有过此类实践的语文特级王栋生先生所证实的,效果不好。学生在初中也受过三年训练,可到了高三,似乎很多学生仍不会写记叙文。这于情于理颇为不通。再怎么怨学生怨初中语文教学,都没用。结果惨淡,很大原因恐怕还是出在作文教学上。
而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以前过多地重视了技法训练,而忽视了写作的内在生命。换言之,就是过多搞花拳绣腿的形式,而却对如何提升学生写作兴趣、表达欲望、生活体验、生命思考等方面的“软”实力和内实力却乏善可陈。
我们也看到少数老师不甘平庸,搞精神专题作文实验,直接用作文精神引领,比如用苏教版教材编写的“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三个向度进行立意训练,这种宝贵的探求,似乎矫枉过正了。
我所主张的,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也就是在专题精神、生活本质与作文技法的融通,是作文内实力、软实力提升与表达技法训练的共振。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和背景,我来设计高一第一节作文课,课题拟定为《做一名生活细节的拾荒者》。意图设计引导学生对琐碎无常的日常生活细节的回忆、体验、发见等,饶有兴趣地领略和感悟生活细节的意义和神奇,从而激发他关爱和体验生活的情趣,形成在阅读中注重体味细节精神,以及在写作中自觉地选取精当的生活细节,并较好地表达的习惯。
PPT1:
请拿出张纸,看到屏幕上的话,把第一反应记下来 [也可以用短语或词汇,只要自己明白就行]
作文教学的行家里手,搭上眼一看,就觉得眼熟。没错,是“抄袭”王栋生老师的。看了他的设计,有强烈共鸣,思情一下子爆发出来。
PPT2:(味觉)
你早饭吃了什么?
你是在什么情境下怎么吃的?
什么味道?
生1:反正就是一般的饼。快要迟到了,就用手抓起来吃,谁还记得什么味道啊。
生2:我是在爸爸骑的电动车后座上吃的。吃了香脆脆的油条和甜嗞嗞的麻团,感觉很幸福。
生3:我是在早读课上吃的。饼早塞在桌洞里了,令人垂涎三尺,三块钱从校栅栏外买的,就那位矫健的“鸡蛋饼”老太太的。我是瞅准老师转身的时机,快速往嘴里一塞,然后咔叽一大口,然后再装模作样背书。
PPT3:(触觉)
秋凉了。
丝丝凉风吹过你的皮肤,是什么感觉?
你感到空气与前几日有什么不同吗?
生1:就是痒痒的,就像凉水滴滑过。你要想具体知道,你去问树叶,你去问池面,你去问室外的地吧。
生2:昨天的风吹过,还很劲道,还有灼烧感,火辣辣的。但,今天的风气质变柔软了,变沉静了,有点像冷美人了。
PPT4:(听觉)
我们教学楼前有几棵树?
树的声音是怎样的?
生1:(靠前窗)我来数数……共五棵。
生2:树会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师:那是树的语言。只有倾听者,才能与树进行对话。最东面那棵树上,三年前曾系过许多条黄丝带,黄丝带随风飘荡,非常醒目。那是以前的学生系的,是为祝福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学长的。那位学长久卧病榻,深念母校,大家就准备了一些活动。后来,很多同学、老师、家长还捐了款,那位学长还写了感谢信,感谢信还在升旗仪式上宣读过。再后来,他人还是去了。人已逝,丝带褪色、枯萎、散去,树还在,人情何堪?树是有故事的,是有情有意的,就在那“沙沙沙”的声响里。
PPT5: (视觉)
开学两周了。
请选位相貌不凡的同班同学,
然后,说说他“不凡”在何处?
(说出来,我们猜猜)
生1:他是男生,有留海,有事没事就捋那绺头发。
生2:胖圆脸,小眼儿,小鼻子儿。
PPT6:
开学两周了。
你觉得哪位任课老师(同班同学)“招牌”动作最鲜明?
或者,有什么“招牌”表情最醒目?
或者,有什么“招牌”话语最入耳?
生1:物理老师每每在板书后,就双手一个劲儿地搓。
生2:数学老师总是憨憨地笑。
PPT7:
你看了这几张PPT,
有什么感觉?
你认为怎么评价PPT背后的那个老师?
生1:我觉得“那个老师”很爱窥探别人的隐私。
师:PPT设计多么精美,几个问题设计得多有趣,你不觉得他很敬业,很专心吗?所谓见微知著。你纵着看看,有一条线贯穿这些问题始终,你觉得是什么?
生2:是细节。
师:什么细节?
生2:生活细节。
PPT8:
作文无素材吗?
——除了读好文章,还得阅读自己的生活!
作文中人物“生命力”如何?
——有多少细节描写?你凭什么偏选这些细节?这些细节的表达有讲究吗?
师:关注生活细节,善于抓取生活细节,精致表达生活细节,这是写好记叙文很重要的一条。另种意义上,重视生活细节,却又是作文选材和动思的重要的思维方式,正所谓“以小见大”。这是作文层面。另一层面,关爱生活,钟情细节,是抵达生活本质的捷径,所以,又是做人之道。综合起来讲,就是做生活的拾荒者。
网友评论
捕捉常态生活细节,并借助这些细节的描写培养学生基本的描述能力,很有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