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开始流行速度,最开始是一年读100本书,后来是500本,现在是1000本,或许不久的将来,会是1万本。
知乎关于读1000书的提问,有1852个回答我们先假设每年读1000本书真的能做到,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每本书的内容都讲了什么?
最喜欢书中的哪一部分?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不知道多少人能回答得上来这三个问题。
事实上,对于读书来说,读书的质量比读书的数量更重要。
我们应该让读过的书物尽其用,尽量让自己不忘记书的内容,并让书的精华融入到自己的身心,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工作。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就是读书方法论的书籍,它并不教我们速度,而是采用读书笔记提供一套科学高效的方法论,涵盖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到检索的整个过程,让读书从被动变为主动,记住书中大部分内容,能够像计算机一样随时调取所需要的精华,在实际生活中信手捏来。
书籍《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作者是日本学者奥野宣之,他具有出版社和报社工作经验,常常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日本的媒体当中,不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他都习惯用笔记本记录,这种生活方式在日本引起了广发关注。
如何做好读书笔记,归纳起来,包括了读书、画重点和写读书笔记三个部分。
一,为什么要做读书笔记(读书)
或许有的人会说,做读书笔记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首先浪费时间不说,做笔记的过程,还会分散读书的注意力,使原本流畅的阅读停顿。
确实,做笔记是有这样的缺点。
但是,相比起缺点来说,做读书笔记的优点更显著。
做好读书笔记,会让读书的方法发生改变,主动在书中寻求“有用”的工序,从而让自己对书中的内容印象更加深刻。
所谓工序,就是指读书的方法。
作者奥野宣之将读书比喻成骑自行车,应该按照不同的路况选择合适的速度。
读书也是一样,在比较难理解的部分,换上低速齿轮认真品读,而在比较容易的部分,就用高速齿轮快速浏览。
在读书过程中,去掉细枝末节,调动起读书的主动意识,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并将这部分记录在读书笔记上。
二,如何画重点
① 通读全书。
一面阅读,一面把觉得有用的那一页书折角。
② 重读。
当第一遍通读全书之后,再把有折角的几页重读一遍,如果在重读的时候仍然觉得重要,那么在这一页的对面再折一个角,这样一页书就有了两个角。
③ 标记。
再次将折有两个角的几页重读,如果还是觉得有价值,那么采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横线(——)表示:重要,客观上很重要。
波浪线(~~)表示:非常重要,主观上觉得很重视,想要记住这里,并在以后运用。
圈圈(○)表示: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
④ 摘抄笔记
将画线部分的内容再次重读,把最后还是无法舍弃的内容摘抄到笔记本上。
画重点三,如何做读书笔记
做读书笔记的本子有什么特殊要求吗?
答案是并没有,只要文具店里能够买到的本子都可以,做读书笔记对本子没有特殊要求。
事实上,越是简单易得的本子,越是适合做读书笔记。
① 写清楚书籍的基本信息
写读书笔记的日期
书名
作者名
这是读书笔记必须包含的三个信息,六位数的日期(例如180916)采用大一点的字体,写得越清楚越好,至少请让自己看得懂。
② 摘抄
将在书中画出的重点摘抄到笔记本上,为了与评论区分,在摘抄部分的前面画上“○”,以表示这是摘抄的内容。
摘抄内容,一定要原版照抄,不要改变任何词语和符号,更不要用省略号代替。
③ 写评论
摘抄部分结束以后,发表自己的评论,评论内容繁简不论,可以洋洋洒洒,也可是寥寥数言,再不济,写一句了不起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论字数多少,一定要评论。
为了区分,在评论前面加上“☆”,表示这是评论的部分,这样即便是很多年以后,还是能够准确分别谁是摘抄,谁是评论。
读书笔记经过以上三步,一本读书笔记就做好了,做好的笔记,并不是束之高阁,而是要为我们服务的。
我们可以定时或是不定时的重温读书笔记,每次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一年读书,不论是读1000本还是10本,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记住了书中多少内容。
如果读了1000本书,读了就忘,那么和一本不读并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读了10本书,每本书记住了30%的内容,那就相当了不起。
读书体验比读书本身更重要!
通过写读书笔记,可以找到一本“读了它,就是我自己”的书,给自己一个坚实的心里支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