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大热的小说大概率都逃脱不了被改编的命运,一来是背后资本的考量,二来也是粉丝们喜闻乐见的事情。
比如说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不仅有真人版影视还有动画版的。
在古代同样也有把大热的文学作品或民间故事创作成画的事情,比如东晋名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就堪称历史上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62286/ef9b58068abf9ca4.jpg)
《洛神赋》乃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所创作的辞赋。魏晋南北朝时期,堪称中国最风雅的时代,涌现了无数名人志士。
其中曹植作为曹操第三子又因少年聪慧、饱读诗书在历史上记载颇多。
《洛神赋》虚构了曹植与洛神的邂逅以及彼此间的思慕爱恋,在此赋中所描绘的洛神形象美丽绝伦,我们来看其中的一段描写。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大致的意思就是洛神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
远而望之,明洁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视之,鲜丽如绿波间绽开的新荷。体态适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细如束,秀美的颈项上露出白皙的皮肤。
既不施脂,也不敷粉,发髻高耸如云,长眉弯曲细长,红唇鲜润,牙齿洁白,一双善于顾盼的闪亮眼睛,两个面颧下还有甜甜的酒窝。
姿态优雅妩媚,举止温文娴静,情态柔美和顺,语辞得体可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62286/3b101f3288484d21.jpg)
顾恺之根据此赋所描画的《洛神赋图》为设色绢本。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只不过可惜的是原本已经流失。
现在主要传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二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我们都知道把文字作品改编成图画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而顾恺之巧妙的运用各种艺术技巧将辞赋中曹植与洛神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得纯洁感人、浪漫深情。
整幅画卷的画面奇幻又绚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62286/5efe1fe75a39d224.jpg)
比如画卷第一段刻画了黄昏时分曹植率领众随从由京城返回封地,经过洛水之滨时停驻休息。
在平静的水面上,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衣带飘逸、凌波而来。
画面中曹植身体微微前倾,伸出双手挡住众随从,随从们皆是目光呆滞,而曹植目光灼灼注视着前方水面上美丽绝伦的洛神。
这一瞬间的动作定格,把曹植见到洛神的惊喜之情生动又形象的展现了出来。
之后钟情于洛神之美的曹植解下身上的玉佩相赠,以表达对洛神的爱慕之情,洛神指着深深的水流以为期许。
曹植怀着倾慕之情又恐受这位神女的欺骗所以心中惆怅。于是便敛容定神,以礼仪自持,画面中足以展现出两人缠绵的情意。
洛神与诸神仙嬉戏,风神收敛了晚风,河神止息了波涛,水神鸣鼓,女蜗起舞,洛神在空中、山间、水中若隐若现,舒袖歌舞。
通过女神与众神仙的嬉戏的热闹场景,为洛神与曹植即将分离做了铺垫,表现出女神无奈又矛盾的心理状态。
通过阅读文字如果没有很强的文学造诣遇到难懂的诗词歌赋我们有时很难明白文章中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何种情感。
但如果是图画我们很容易从人物的姿态和面部表情来捕捉到当下人物的情感活动,这是图画独有的魅力,但也需要绘画者高超的技艺才能完美呈现。
作为名画家顾恺之充分发挥了艺术想象力,不仅深入解读了作品将曹植所要刻画的人物表现为画面上具体的形象,还让两人的会面充满了幻想般的浪漫意境。
我想如果这是一场曹植所做的美梦,那他梦里的场景大致也就是顾恺之所画的《洛神赋图》了。
此外画卷中嬉戏的众神仙,鹿角马面、蛇颈羊身的海龙、豹头模样的飞鱼、六龙驾驶的云车,还有很多奇禽异兽形象穿插在山川、树木、流水等自然景物之间,
与众神仙、洛神以及岸上曹植等人物形成了动静对比又拉开了空间距离,营造出虚无飘渺的幻觉世界,这一切不真实但又极其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