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想象当现实: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他分不清现实和想象不一样。如有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回家给他妈妈说老师今天打他了,妈妈看了一下也没有什么伤,也没往心里去,第二天送孩子去幼儿园时,就对老师讲孩子小,如果哪儿做错了,教育一下就可以了,不要打他。老师纳闷,我没有啊,这位妈妈也很生气,打就打了怎么不承认。就这样闹到校长那里,正好学校有监控,查看了一天没有什么老师打孩子的画面,到下午时,有一个老师指了一下孩子的画面,因为监控没有声音,所以不知道说了什么。最后让老师看后,老师就说孩子当时不听话,她指了孩子一下,顺口说了一句,你再不过来就打你屁股,但是真的没有打。没打为什么孩子说疼呢?这个问题让大家不可理解。最后请教我们的一个指导师后才明白孩子把想象当现实,孩子是区分不开两者的不同。调查后了解到有一次在家里爸爸对孩子说过,不听话就打你屁股,而且还真打了。所以孩子认为说了就是打了的逻辑,孩子在爸爸打后屁股疼,那么在老师说了一句类似的话后也就疼,感受到疼,也是真疼。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幼儿把现实和想象是分不清楚的,常常会混在一起,让我们大人认为他在撒谎。
警示:孩子恐俱经验性的事件。就是说我们父母不要用语言吓唬孩子,当他有一天经历同一情景时,他就认为是真的会发生,因为孩子的经历和感觉是真的。
二、泛灵论:
认为外界所有的事物和他一样是有生命的。如孩子对她的布娃娃,她认为布娃娃是有生命的,作为家长就要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好这个娃娃,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去蹂躏、脏了直接扔到洗衣机里面等让孩子感到恶劣的行为,这样就会破坏孩子的泛灵论。
那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幼儿的泛灵论呢?有两大原因:
1、保护孩子泛灵论就是保护孩子的同情心和慈悲心。如孙老师夏令营有一个男孩当着许多女孩子的面把蝗虫的头和腿撤掉,这个孩子的泛灵论小时候一定被破坏。谢谢孩子长大后心里就会扭曲,大家可以想象一些罪犯得恶行很残忍估计与小时候泛灵论破坏有点联系。
2、利用泛灵论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如孩子在碰到桌子时,我们就不会用老一代教育孩子的方式去打桌子,而是对桌子说,对不起孩子碰到你了一定很疼,向你道歉,这个时候孩子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孩子的责任感就慢慢这样培养起来了。
三、不可逆:
如比大小,3<4<5,3<5?
如比较三个孩子年龄大小。教育意义在后
四、不守恒,这个事物和那个事物的联系被分隔了。
如把同样多的水倒在不同的容器中,孩子不会认为水一样多是正常的。思维特点不守恒。
皮亚杰说幼儿期孩子是学不会算术的,加法可以,但是反过来减法就不会。后面两点主要说幼儿时期我们主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观察能力,主要是玩,学习上尽量少用时间,因为1+1=2他不理解,即使会只是死记。写字越早,长大后写字就不太工整也会很慢。1、大量时间浪费了孩子玩的、游戏的时间,2、比如1+1=2用了很长时间,培养孩子的厌学习惯,辛辛苦苦培养孩子的厌学。幼儿时期认字是整齐认读,比如“让”,有一点和没一点都叫让。谁家孩子学字越早,长大后错别字越多。谁家孩子写字越早,长大字写的就难看。
教育部三令五申提出严禁幼儿园学习小学化道理可能就在这,透支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但是家长不干,因为家长太浮躁,所以导致幼儿园和一些早教机构盲目的提前让孩子提前学习知识。认字是整体认读,写字是用手腕力量。透支都不是好事,幼儿是语言发展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关键时期。
以上是幼儿期孩子的一些特点和思维方面知识,与各位幼儿园家长共勉,下期我在分享一下幼小衔接怎么过渡的话题,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