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很多时候,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有人对自己发怒的时候。有很多时候我们会也对别人发怒,那样就引起了争吵,冲突,甚至流血事件。事后总有人对你说,何必如此冲动呢,忍得一时气,免得百日忧。还有人会对说,干嘛那么大火气,好好说话不就好了嘛。尤其是在造成了比较严重后果的时候,事后自己也会隐隐觉得,这样冲动真的不值得。但是,有时候自己忍让了,总感觉怎么那么憋屈呢!
我们来看看佛陀是怎么说的。在《佛陀传》中佛陀是这样说的:有人对你发怒,你当然也可以对他发怒,但这只会增加痛苦。如果你是行觉察之道,你便不会以发怒作反应。你会把心平定下来,去寻求那人对你发怒的原因。经深切的察思,你一定可以找到那人恼怒的因由。假如你所发现的,是与你自己的错误行为有关,你一定会愿意承担令他恼怒的责任。如果你发觉自己没错,你便应该尝试找出他对你误会的原因。这样,你才可以帮助他去明白你真正的本怀,而避免再令大家增加痛苦。
首先是把心平定下来,然后深切地察思,找到那人恼怒的因由。如果是自己的错,那么自己承担责任。如果是别人的错,那么找出对你误会的原因,解除误会。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试想这样一副画面:有一个人对着另一个人正在手舞足蹈,面色赤红地哇哇大叫,而另一个却一脸平静地面对着他,既没有害怕的畏缩,也没有怒目而视但在极力的克制,只是平静地面对,这种画面怎么感觉有点违和感,至少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感觉不一样。同时也让人感觉到那个平静的强大,又有那么一点 希望那个平静的人就是自己。把心平定下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尤其在遇到突如其来的怒火,在自己措手不及的情况下,这需要多么强大的定力啊。这也许就是平时注重修禅定的功力。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就是稳定的情绪,平静的心态,良好的修养。
总听到有人在抱怨,有对老人的,有对小孩的,对同事的,对上司的,对家人的。细问原因,对老人的总是性情古怪,不可理喻,对小孩的,不听 话,淘气等等这些停留在表面的原因。人的性情总是由于生活经历,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的,老人经历了年轻人没有的人生,以前的人生经在留下的心理创伤不足为外人道,但是会在照顾自己的人面前表现出来,如果不了解他的那段人生,自然能理解他的种种看似古怪的行为。而这个了解和思考的过程就是察思的过程。只有深入地了解才能接近事物的真相,越深入的了解,才能无限接近事情的真相,掌握事情的本质,这就是深切地察思。
每天读一点经典,每天觉知一点生活,每天进步一点。相信复利的力量,聚少成多,静待花开的一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