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999437/2950f6234ea26211.jpg)
现实生活工作中,好多人会迷茫。但当你问他迷茫什么时,他却又表达不清楚了。
今天公司月度分析会后,同事虞姬和我说“你刚才的发言很好,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缺乏你所说的战略思维。”
我和她说,这其实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种形式展现。
我们分析工作中的问题,就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后来她提到了一个词——“信仰”,我很诧异,一个如此年纪的女孩儿竟然对信仰有自己很清晰的认知。
我们简单地聊了聊信仰和宗教。因为她是回民,所以宗教信仰色彩是很浓的。
在我的认知里,宗教是信仰的有力载体。不管是东方的道教,儒教,还是后来中国化的佛教,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都有着浓厚的信仰力量。历代裹挟着宗教外衣的起义,其实已经客观证实了宗教对信仰的强影响力!
那么信仰究竟是什么?
最近我在读王德峰教授的王阳明心学,深有感悟!
信仰是对生命价值的确认和对人生意义的领会。
我一直认为中华民族的信仰不是靠宗教来确立的,其他民族都用宗教来立信仰的。基督教以上帝为信仰,伊斯兰教以真主为信仰。其他民族在宗教中建立他们的精神战略,我们在哲学中建立我们的精神家园。
我们这个民族是全世界各个民族当中唯一真正的哲学的民族。
中国哲学就是人生哲学。
中国哲学的主题就是来回答人生问题的解决。
什么是人生问题?就是人心的安顿。
人心有无限的一面,我们的心的无限的一面在哪里得到证明?
我们总是以筹划未来的方式活在当下,而筹划未来是什么意思呢?未来尚不存在吧,未来不是事实,也不是现实,我们却要去筹划。
对未来的筹划表明,我们要超出事实,超出现实,这就人心无限的一面。
所谓无限的一面就是要筹划未来,如果筹划的未来实现了叫如意,落空了那就叫不如意。
烦恼就是不如意。这无限心如何得到安顿,是人生存在问题,于是中国哲学来了,所以我们要回归我们中国的哲学,也就是回归儒道佛三家思想。
再与同事大卫的交流中,我也明确了西方国家的宗教信仰的业力。
在认知的范畴内,人类文明知识是共通的,对善恶的理解是超越国界而殊途同归的。所有人的迷茫,其实还是信仰的模糊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