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跟我说他儿子脑子是真不灵,背诵课文太费劲了,别人二十分钟背下来,他一个小时也背不下来,不知道他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其实小朋友背不背得下来课文跟脑子灵不灵关系不大,这个朋友的儿子,如果跟他唠嗑,问一句答十句,灵得很,背不下来课文有很多可能性,也许是注意力不集中,心思不在背课文上,也许是不理解,也许是不耐烦,甚至可能仅仅是还没开窍。
我说不管是什么原因,你都可以试试用一个方法去解决,就是把课文分解来背。有一次女儿要背一篇很长的课文,她看着那么长的课文垂头丧气,这么长可怎么背啊?我就教她,你先别想后面的内容,专心把第一段背下来,就假设只需要背一段,等背下第一段之后再主攻第二段,一段一段很快就都背下来了,像这个孩子,如果一段都嫌长,就把这一段再分成两部分,目标只要一分解立刻就从困难变成简单加简单再加简单了。
很多孩子在学习和做事的时候,不会分解目标,他们总是整体的看一件事情,比如想着要写完一本寒假作业就觉得遥遥无期,想着背诵一整篇课文就觉得焦头烂额,但是如果把作业分解到每一天一页,其实写完寒假作业很容易完成,把课文分解成几段来背诵,一整篇课文也不过是几段很短的文字而已。
家长和老师总是希望孩子们能够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或者说理想、梦想,这样生活和学习都会有动力,没有错,曾经有权威机构抽取上小学的孩子做过实验,经过多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从小就有目标的孩子成才的几率要远远高于没有目标、浑浑噩噩的孩子。但是光有了大的目标还不足以支撑孩子们走到最后,因为大目标太遥远了,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没有那么强的忍耐能力和坚定性,必须把大目标分解成不同阶段的小目标,让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能达到一个小目标,这样他们才能有信心一直朝着大目标前进。
例如,一个孩子长大想成为钢琴家,那么他练琴的动力就来自于这个梦想,可是这个梦想太遥远太飘渺,它不足以支撑孩子每天孜孜不倦的付出,那么就要让孩子定下一些短期的目标,类似于弹熟练这首超级困难的曲子,一旦孩子经过不断的努力熟练掌握了一首特别困难的曲子,他的自信心就会大幅度提升,那么接下来的努力就顺理成章,或者让孩子考过什么级别、参加什么演出等等,都是对大目标的分解。
孩子在生活和学习当中很多事情都能够分解处理,只是孩子还没有掌握这个技巧。背诵课文是可以分解的,那么背诵数学公式可不可以分解?当然可以,写作文可不可以分解?做手抄报可不可以分解?记英语单词可不可以分解?当然都是可以分解的,只是需要孩子们自己想到办法去分解它而已。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分解目标,见到困难的事情第一件事绝不应该是“这也太难了,我做不到”而应该是“这该如何分解,我该怎么做到”。
前几天女儿学一首歌,歌曲最后有个“鼻音戏腔”的唱法,戏曲这种东西一个字可以唱出180个音儿来,冷不丁一听确实是太难了,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的,根本没法学。我说,就算是有再多音儿,也是由一个一个的音符组成的,然后把它们连贯的放在一起,咱们把它一一拆解一下,就没那么难了,于是拆解之后立即就变成了1+4+3+3+6+5+5+1这样一个被分解的音符串,而其中的每一个音符串都非常简单好学,再把它们连起来也就没那么难了。
所以要让孩子学会分解学习目标,这样就不会遇到困难就退缩,遇到问题就逃避了。因为分解目标不但能够把事情做好,最主要的是能够让事情变得简单和轻松,这对孩子克服心理上的排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有这样一个故事是分解目标最好的案例:
在1984年的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一位叫做山田本一的日本选手出人意料的夺得了冠军,而这位选手在此之前名不见经传,而且他个子矮小,这在长跑上并不占优势。在比赛结束后记者问他如何能取得好成绩时,山田本一只说了一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众人非常不解,马拉松跟体力和耐力有关,爆发力和速度都不算重要,如果说是用智慧取胜的确勉强。可是两年后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进行,山田本一又一次获得了冠军,记者又请他谈经验,因为山田本一性格木讷、不善言谈,他的回答仍然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次记者并没有在报纸上对他的回答提出异议,但是却一直无法理解他所说的话。
山田退役后在自传里终于说出了真正的原因:原来每次在比赛前,他都要亲自“踩点”,坐车把跑步的线路熟悉一下,并把沿途的醒目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他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这样被分解成了几个小目标轻松的跑完了。而其实起初跑马拉松的几年,山田本一并不懂得这样的道理,他把他的目标定在了40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个旗子上,结果跑到10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没有信心一直坚持着快速奔跑了,因为他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到了。
承载航天员的飞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