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财富版图转折:钱正流向这3大领域!

中国财富版图转折:钱正流向这3大领域!

作者: f8a0b7ab4c6e | 来源:发表于2018-05-22 08:59 被阅读25次

  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些闲钱,也许是几千,也许是几万,也许是几十万,在2018年的今天,拿这些钱能干什么?

  先从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谈起:一个是从需求的角度,也就是投资,消费,出口。另一个是从投入的角度,主要是生产要素的投入,说起来也可以说是三驾马车,一个是资本,一个是人力,一个是土地。

  从我国经济投入的角度来看,有什么变化和走势?

  作为政府,一个是要保证资本的源头不要出问题,一个是要引导资本往该去的地方去。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资本来源还是银行,而银行的钱主要还是来自于居民,政府和企业的存款。我国老百姓就是喜欢存钱,一有钱就放到银行里面存着,这就造成一个好处,银行有钱可以借出去。

  那么,国家希望钱往哪里去?

  2017年12月末,中国本外币存款余额169.27万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存款里面97%左右都是人民币,大约为164.1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比上年同期低2个百分点。存款增速在降低,这个趋势可不太好,意味着资本的积累速度在减慢。

  从金额上来说,中国老百姓和中国企业是银行存款的主力军,占了银行人民币存款的74%。

  外币存款并不多,我们经常说藏汇于民,其实我国民间持有的外币存款并不多:到2017年12月末,外币存款余额仅为7910亿美元,同比增长11.1%。这个数字和人民币存款是没法比的,所以我们再一次记住,中国银行里面的外币存款只占总存款余额的3%。

  从上面的数字可以看出来,银行存款存量非常大,超过25万亿美元,这还仅仅是银行存款,另外还有流通中的现金,还有保险公司手里的资金等等。

  多说一句,这个保险资金其实也是非常大的金额,2017年末中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4.92万亿元,也就是差不多两万亿美元。

  保险公司手里的这些保险资金,只有一部分会存到银行,其他的资金投入到了债券,股票以及其他各种投资当中。

  银行存款是用于支持中国产业升级和居民消费的主要资金源泉,目前不存在资本短缺的情况,因此我国对资本的处理,主要是体现在引导资本往哪里去的问题。尤其是居民和企业合计19万亿美元的存款,引导他们往哪里使用就很重要了。

  为什么2018年往后会继续调控房地产?

  我们先看几组数字,感受一下2015年开始的房地产过热对中国居民的财务状况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

  2016年中国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为5.7万亿元,而当年中国居民新增存款为5.16万亿。

  2017年中国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为5.3万亿元,而当年中国居民新增人民币存款下降到了4.6万亿元。

  这个中长期贷款主要就是房贷,这说明什么呢?

  也就是说,2016-2017年,中国居民每年存的钱总金额小于借的钱总金额,负债在逐渐上升。换句话说,你今年辛苦的存了10万元,但是又借了12万元。这从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会导致存款的减少。

  不只是当年借的钱比存的钱多,而且借钱总额增长超过了我们存款总额的增长。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其根本原因就是2015年开始的全国性房地产市场过热。

  2015年中国住户短期贷款增加819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合计3.87万亿元,而住户存款增加住户存款增加4.4万亿元。注意和前两年每年2.2-2.3万亿元的中长期贷款相比,2015年的中长期贷款突然猛增到了3万亿元以上。

  当然这一年居民新增存款4.4万亿元还是多于新增的贷款3.87万亿元。

  而到2016年全国出现扭转型的变化,这一年中国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3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649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68万亿元,出现了同比大幅增长,几乎倍增。而这一年的住户存款增加仅仅为5.16万亿元,少于新增贷款的6.33万亿元,

  2016年首次出现存的钱比借的钱少的情况。

  中国在2016年底开始强力管控房地产市场,2016年9月30日出了930新政,就是为了扭转这一情况,抑制房地产过热。

  政府的强力抑制,还是见了成效,2017年,我国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则为5.3万亿,同比小幅下滑7%,由于我国居民的中长期贷款主要为居民按揭贷,其下滑反映出房产调控政策取得成效。

  但是我们要注意,尽管从2016年的930新政开始对房地产进行了强力抑制,但是2017年新增存款4.6万亿元还是比新增中长期贷款5.3万亿元要少。

  另外,尽管国家在2017年大力管控房地产,但是这一年仍然出现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消费贷爆发,反应到数据上,就是2017全年居民短期贷款增加1.83万亿元,同比增长181.8%。注意是新增,这个增幅相当惊人。

  为什么消费贷会猛增呢?除了我国居民消费意识改变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房地产限购限贷带来的短期借款。

  2018年1月12日,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称,消费贷火爆既有商业银行重视消费贷市场,推广力度较大的原因,也与房地产限贷有关,按揭贷款被限制之后,有居民将消费贷变相投入房市。

  这个很好理解,身边很多人买房都借了30万或者50万额度的消费贷投入到买房首付,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就是房价太高首付不够。

  如何继续遏制房地产市场过热呢,当然是继续对房地产进行调控,一个是继续严查消费贷进入楼市;另外一个典型措施就是限贷,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成本来遏制居民向银行借钱买房。

  2018年5月7日,国有四大银行(工商,建设,农业,中行)宣布,将北京地区首套房贷款利率按照人行基准利率的1.1倍执行,二套房贷款利率政策不变,仍为基准利率上浮20%,银行这么做,其实就是想遏制中长期贷款猛增的势头。

  因此2018年中国肯定会继续严厉管控房地产市场,抑制市场过热。

  说一个结论,只要中国住户新增贷款的余额继续大于新增的存款,那么房地产管控就不会放松,简而言之,现在国家不希望中国老百姓把钱继续投到房地产市场,或者直白的说,国家不希望你现在买房。

  问题来了:既然不希望我们买房,那么现在国家希望老百姓把钱用来干嘛呢,一个是用来消费,尤其是境内消费。所以要搞供给侧改革,提升高端产品供给,顺应消费升级趋势。

  另外一个就是在中国搞自贸区,加大零关税区域力度。

  比如,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海南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新举措亮相公众视野。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海南全岛离岛免税。

  其实离岛免税这个政策,从2011年就开始在海南试点了,自2011年4月20日正式落地至2018年4月20日,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已实施七周年。数据显示,截至4月19日,海关共监管三亚、海口两家免税店销售离岛免税品4796.6万件,销售金额375.9亿元人民币,购物人数达1153.5万人次。

  但是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都搞了7年,好像没有什么大的反响呢,你看七年销售额才375.9亿人民币,而且身边好像没有什么人说到海南代购的。

  背后的原因很简单,目前的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还是各种限制,不是海南岛的中国居民,每个人每年只能购买最多8000元的免税物品,到2016年2月额度才增加到1.6万元并且延续至今。

  并且一直到2017年1月15日之前,只有坐飞机离开海南的游客才能享受离岛免税,到了2017年1月15日,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对象才扩大到乘坐火车的离岛旅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促进境外消费回流是大方向,因此海南的离岛免税政策必然会不断放开,海南购物游将会兴起。

  国家除了刺激老百姓把钱用来消费以外,另外一个就是鼓励投资境内优秀企业了。

  一个是国内优秀独角兽企业登陆A股,2018年以来证监会明确鼓励「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产业」上市融资成为市场热点,在国务院明确的国家政策指导下,政策执行的速度又快又精准。

  鸿海旗下的富士康互联网创下申请上市,仅36天就获得核准函的历史纪录。

  另外一个就是CDR,让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回归A股。

  5月4日,证监会就《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值得一提的是,在距离证监会明确将以CDR的方式欢迎新经济“独角兽”企业回归仅35天的时间,CDR相关工作便进入到实操落地阶段。

  通过投资这些海外上市的优秀企业,可以分享红利,CDR可以让优秀中国企业和中国居民都从发展中受益。

  所以说,从目前中国政府的政策来看,不希望老百姓买房,而是希望老百姓把钱用来消费和投资优秀企业。

  但是,政府在提高二手房交易的税费,限购限贷,阻止人们买房的同时,却又对新房进行限价销售,因此对刚需来说,买新房成了最划算的选择,无怪乎现在全国各个大城市都掀起了买新房的热潮。

  这个思路也很好理解,总体想让楼市降温,所以要提高进入楼市成本,但是又要让刚需能继续入市,所以新房方面限价,因为二手房交易并不能增加拥有商品房的住户的数量,而新房销售是可以让更多刚需成为业主,所以限制二手房,同时对新房限价鼓励新房销售。

  作为老百姓,最好还是跟着大势走,国家想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这样成本最低。国家现在想让刚需买新房,那就买新房;什么时候国家有开始放松二手房管控的迹象了,说明它想让你买二手房了,那时候就不要犹豫赶紧上车。

  中国让企业和政府的资金投资到了哪些产业?

  前面说了,政府在想办法让中国老百姓不买房,而是把钱投入到消费和投资。那政府和企业手里的钱呢,目前希望用来干嘛?

  这其中企业的资金是大头,中国的非金融企业手里,有57.16万亿的银行存款,对于企业而言,很明显是要搞投资了。中国政府希望企业的钱投向哪里,我们看下贷款的变化情况就知道了。

  2017年12月末,企业及其他单位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9%,全年新增6.22万亿元,同比多增2.24万亿元。主要是投向三个方向: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和基础设施。

  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加速增长。12月末,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2%,比上年末高7个百分点,占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量比重为83.5%,比上年高6.7个百分点。

  这个服务业是什么?你一切需要花钱但是得到的不是实物的都是服务业,比如说餐饮业,航空业,快递物流,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旅游,租车,法律诉讼等等。以旅游为例,有没有发现现在全国各地的景区,基本上基础设施都还修的可以,很少脏乱差了?

  高技术制造业也是所有产业中贷款余额增长最快的,换句话说,我国资金投入方面,高技术制造业是增长最快的方向,动力十足。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总的金额仍然不高,因此还需要继续加大投入。

  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明显加快。12月末,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2%,比上年末高6.9个百分点。全年,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26万亿元,同比多增1.18万亿元。

  另外,我国在坚决的去产能,减少对落后和过剩产能的资金投入。

  从国家对产业的信贷支持来看,对服务业的投放金额和绝对增长额都是最大;而对高技术制造业的支持增幅是最高的;同时国家在继续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也就是所谓的保增长。

  实际上,从国家对各个产业的信贷支持就可以看出,跟鼓励居民的投资走向是高度一致的,为什么?国家明显对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最大,也就是钱在流向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

  同时又在积极的让国内优秀互联网公司(服务类),以及优秀制造业企业(高技术制造业类)迅速登陆A股,除了让这些企业从股市获得更大的资金支持的考虑之外,同时也可以让我国金融机构和普通老百姓从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中分享发展红利。

  为什么中国产业升级势不可挡?

  从前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首先,房地产过热了,所以在千方百计的降温,同时治理消费贷,控制居民中长期贷款规模,防范金融风险,同时引导居民在境内进行消费,吸引境外消费回流。

  其次,集中力量引导资本进入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其中服务业以互联网为核心,对服务业进行彻底升级改造,吸引国内互联网企业巨头回归A股,分享其发展红利,不能老是让境外投资者获利。

  同时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助推产业升级。技术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

  从全球来看,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目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增速远远高于美国。

  2017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2%,高于欧盟15国的水平。欧盟15国包括英国,法国,荷兰,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芬兰等欧洲核心发达国家。

  中国研发投入的增长,企业界要更快于学界。这说明我国的技术进步以产业驱动为主,也就是技术的进步会直接体现在经济的增长上。

  最后,说几个简单的结论:

  1、国家仍然会继续调控房地产,而且会长期化。

  2016年9月30日开始的抑制房地产过热的动作,到现在也就才执行了一年半的时间,成果还没有完全的显示出来,新增贷款仍然处于超过新增存款的高位。

  而在五年前的2013年,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年份,为什么呢,这一年中国的住户新增存款比新增贷款高出47.9%,2014年新增存款也比新增贷款也高出25.8%。

  虽然说新增存款的减少,跟各种宝的崛起也有关系,但是总体来说规模并不大,以最大的货币基金余额宝为例,到2018年3月末规模也才1.689万亿人民币。因此新增存款的减少主要是由于中长期贷款的增多,也就是房贷。

  等抑制房地产的结果真正的展现出来,至少要到2019-2020年。

  2、涌入高技术制造业的资金在迅速增加,这些领域会继续诞生大量财富机会。

  高技术制造业有六项: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2017年12月,中国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051亿元,同比增长22.5%,比全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18.9个百分点。

  虽然增加速度很快,但是总体金额还是太小,这个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和住房贷款比较一下就知道了,2017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1.86万亿元,两者是54倍的差距。

  这六项高技术制造业具体是什么呢?

  例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中国商飞的ARJ21,C919就属于该行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大疆创新的无人机,北方华创的集成电路生产设备,中芯国际的集成电路制造等等。

  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医疗器械企业,以及各种科研仪器。

  信息化学品制造业:一切与获取信息有关的原材料化学品,典型例如显示面板里的各类电子化学品材料。

  中国的产业升级,是有不断增加的资金保证的,在这些产业中,也必将诞生可以与西方公司抗衡的全球性公司。

  同时中国的技术人才地位越来越重要,也会越来越受益,近年来不管是企业还是高校,福利待遇都在迅速上升就是个例子。

  3、我们个人如何应对中国经济的洪流?

  国家现在的导向是非常清楚的,房地产冷却化,产业高端化,优秀企业回归A股,引导资金从房地产出来,进入高技术制造业,新兴服务业和进行国内消费。

  2015-2016年房地产过热,2016年底开始调控,但是由于市场的惯性,尽管2017年力度很大,但是总体新增贷款仍然超过新增存款,预计要到2019-2020年才能扭转。

  国内大城市房价,从2016年底到现在已经稳定了一年半,后面由于国际继续大力管控,估计还会有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到2020年。

  对于普通刚需来说,这是个难得的机遇,房价三到四年的平稳期一定要抓住,同时国家对新房进行限价,因此刚需2018年-2019年努力买新房是现在最佳的解决方案。

  只要国家不大规模增加住宅用地供给,不管如何调控,等三四年过去,中国经济总量又增加了20%-30%,大城市房价最终继续往上走的风险是很大的,作为刚需,不需要去冒险。

  实际上即使是现在严厉管控的情况下,不少大城市房价也还是有往上走的迹象。当然了,除了房产以外,还可以从中国正在蓬勃发展的高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业中寻找投资机会。

  一个行业的优秀公司,其实是非常少的。

  网上老是说A股是大赌场,这么多年了还是3000多点,就是专门割韭菜等等。

  但是如果把头部公司拿出来看,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头部公司不是说规模最大的公司,而是各方面最优秀的公司。

  中国最好的传感器公司是哪一家?中国最好的芯片公司是哪几家?中国最好的光学科技公司是哪一家?中国最好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是哪一家?

  精日在吹捧日本的时候,总是喜欢报一大堆日本公司的名字来吓死你,那么中国同行业有哪些优秀公司未来可能把他们干翻?

  这值得我们思考:哪些中国公司正在快速崛起,在未来十年挑战他们?

  中国在2018年正在安排的CDR,大批业绩良好的海外互联网公司回归A股,以及大批新兴高技术制造业公司上市,其中有没有我们个人财富增长的机会?

  人都要学会投资,能不能做到连续几年关注,研究和跟踪一两家优秀中国公司?像熟悉你家孩子学习成绩一样的熟悉他们的经营业绩和未来潜力;像熟悉超市饮料价格一样熟悉他们的股票价格,也许就能在某天发现机会。

  当二三十年后中国的高速增长期结束,中国必然会崛起一批现象级的世界水准公司,而当年却未曾购买和持有他们其中任何一家的股票,那的确是少了一份人生经历,少了一份历史的进程参与感。

  中国的房地产黄金年代已经过去了,但是中国制造和中国产业高端化的进程,却会在未来十年继续发生,并是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中兴事件让很多人觉得中国芯片太弱了,还被人卡脖子,事实上这些被人卡脖子的领域,未来也是最大的造富机会所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财富版图转折:钱正流向这3大领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oc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