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各地都在重视加强教师教学培训,特别是以县区为单位的教科研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重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新形势下如何发挥教育部门职能作用,加快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如何发挥教科研人员专业优势,指导教师将教科研理论成果运用课堂教学,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面对面”培训应该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与专家面对面,提升教师专业理论素养。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坚持发展需要,“缺什么就培训什么”,通过走访学校、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教师培训需求,充分吸纳骨干教师、一线教师的意见,邀请理论水平高、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举办专家讲座。由学校根据教师构成、业务需要安排参训人员,与专家面对面学习交流。采用“专家讲座+现场提问+问题反馈”形式,让参训教师学得来,听得进,用得上。举办专家讲座,专家面对面培训教师,主要的就是充分发挥专家引领作用,为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进行教学业务理论指导,提升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有效推进县域内教师专业化成长。专家讲座突出教育教学理论,借助教学实践案例,将抽象的教育理论变成教师易懂易掌握的知识,能够更好指导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
与教研员面对面,提升教师学科教学能力。教研员是专门从事教学研究的人员,他们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也有较深的理论水平。对于县域内的学科教学整体水平,能够基本掌握,这对于指导学科教学有着较强的针对性。采取“集中培训+教学视导”提升教师学科教学能力。一是学科教学面对面集中培训。以学科为单位,通过课程标准培训、新教材培训、示范课等形式,也就是“教材培训——示范课——教师点评—教研员总评”四个步骤,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共享培训成果。通过面对面培训,实现了学科教师培训全覆盖、无缝隙,提升了各学科教师新境界,让一线教师树立了新的课程理念,拓展了教学思路,推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二是教学视导。采用“听课——自评——点评——交流”形式,教研员深入一线,走进课堂,精准视导,随机听课,与学校领导、学科教师分别进行交流和深入的分析探讨, 对大家在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剖析,做到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提高了教师的学科教学素养和能力。针对当前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如何衔接,各地教科研部门积极组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进行线上集体备课,隔屏“面对面”培训,就在线教育教学和线下教育教学有效衔接,开展线上教研活动,深入探讨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培训,提升了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方面的教学素养和能力,有效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
与名师面对面,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名师效应,积极探索名师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县区教研室发挥组织指导作用,全学段、全学科以教研员为首席建立名师工作室,形成“首席带名师、名师带骨干、骨干带新秀”的教研平台,将名师教师资源辐射到县域各中小学校,真正让一线教师学到本区域的教学本领。指导辖区中小学建立名师工作室,通过“集体备课——听课——研讨”等步骤,反复磨课,发挥学校名师作用,逐步培养学校骨干教师,直至培树一批业务骨干。以我校工作室建设为例,按照学科教学和社团活动分门别类组建了以“耕耘”“乐思”“扬帆”“启航”等为名的教师成长工作室。其目的在于,以工作室活动为平台,充分发挥学校名优秀教师资源的凝聚、辐射、指导作用,建立合作互动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教师培训中,还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把外地专家、名师请进来为教师进行面对面培训外,积极选派骨干教师走出去,到全国知名学校进行实地学习考察,掌握外地先进的办学思想,同时零距离地亲身感受他们的教学实践。通过学习外地经验,对标学先进,查找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博他人之长为我所用。
教师专业化成长是系统工程,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需要结合本区域教育教学实际,综合分析教师基本情况,根据教师培训需求,深入教师当中,深入教学一线,精准施策,精准培训,让面对面培训成为常态化培训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全民直播”的新时期,网络直播成为人们“面对面”交流的另一种方式,教师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利用网络与教育行业知名专家“面对面”交流,接受“面对面”培训,教师专业化成长触手可及不是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