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心情随笔随笔散文
小窗幽记(194):离道与弃德

小窗幽记(194):离道与弃德

作者: 墨缘的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4-08-27 11:25 被阅读0次

原文:文、行、忠、信,孔子立教之目也,今惟教以文而已;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孔门为学之序也,今但学其艺而已。

译文:文、行、忠、信,是孔子教导学生所设立的科目,现在却只剩学文了;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孔门弟子求学的次序,现在却只剩学艺了。

随感: 孔子提出的“文、行、忠、信”这一全面的教育理念,放在当下的社会,似乎已逐渐褪色为单一的“学文”追求。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社会风气与价值观的转变,也让我们深刻反思: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道路上,我们是否遗失了更为宝贵的东西?教育的问题历来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非常重要的,关乎着国家的希望与未来。

“文”,作为知识文化的象征,自然是学习与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孔子所强调的“行”,即实践与应用,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前所未有地丰富,真正能够将所学付诸实践、改变世界的行动,却显得如此稀缺。我们似乎更擅长于理论上的探讨与争辩,却少了那份脚踏实地、勇于尝试的精神。

“忠”与“信”,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更是现代社会中亟待重振的美德。忠诚于自己的信念与理想,信守对他人的承诺与责任,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却显得尤为珍贵。我们往往因为各种外界的 诱惑与压力,而放弃了内心的坚守,忘记了初心与使命。

再来看“志道、据德、依仁、游艺”这一孔门求学的次序。孔子认为,求学之道首先要立志于道,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与价值追求;其次要据守德行,以德行为立身之本;再则是依仁而行,让仁爱之心成为行动的指南;最后才是游艺于六艺,以丰富自己的学识与技能。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往往直接跳到了“游艺”这一步,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作为求学的全部内容。我们追求技术的精进与效率的提升,却忽略了道德品质的培养与人文精神的熏陶。

可以说,这样的教育现象,无疑是对孔子教育理念的背离与扭曲。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道路上,不能忽视对自我品德的修养与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我们应该在“学文”的同时,更加注重“行”的实践与“忠信”的坚守;在“游艺”之余,更要“志道”、“据德”、“依仁”,让自己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道德、既有技能又有情怀的人。

因此,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方式,找回那份被遗忘的孔子精神。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不忘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与人文精神;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一份内心的宁静与坚守。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与价值。

相关文章

  • 2020-06-06

    《小窗幽记》 作者:陈眉公(明) 195、莫惟学文而离道 勿以取艺而弃德 [原文] 文、行、忠、信,孔子立教之...

  • 硬笔手抄:《小窗幽记》传世警句——人心好胜,我以胜应必败;人情好

    《小窗幽记》——朝市山林俱有事,今人忙处古人闲。 《小窗幽记》——富贵之家,常有穷亲戚来往,便是忠厚。 《小窗幽记...

  • 前来报道

    小窗幽记

  • 小窗幽记——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

    小窗幽记——文章不疗山水癖,身心每被野云羁 小窗幽记——己情不可纵,当用逆之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情不可拂,当用...

  • 《小窗幽记》精华摘要

    《小窗幽记》精华 >> 【志要高华,趣要淡泊】出自《小窗幽记•灵》。意思是:志向要高大光辉,情趣却要淡泊。 >> ...

  • 小窗幽记

    在如何立身处世方面,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光明之路,他归纳出的“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 全文 陈继儒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

  • 小窗幽记

    三白写了一句话“檐前老树一株,浓阴覆窗,人面俱绿”,用此话评价《小窗幽记》甚好。

  • 小窗幽记

    想想有时候的落寞,还真是种难以言说的滋味。那些日子东奔西走,一个人踽踽独行。看人来人往,高楼幢幢。出去时,清晨风凉...

  • 小窗幽记

    时光,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流年,长短皆逝。 ——《小窗幽记》 写字废,想做个手帐也是操碎了心⊙﹏⊙ 今日看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窗幽记(194):离道与弃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tn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