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阅读挑战赛】
时间:4月4日
进度:55/100
分享者:佳以斯帖
分享书籍: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作者:[美]苏珊·福沃德博士,克雷格·巴克
分享章节:第四章 “这个家里没有酒鬼”——酗酒型父母

————————————
【重点摘抄】
“正常家庭”的伪装对孩子来说尤为有害,因为这会让孩子否定自己的情感和感知能力的正确性。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被迫对自己的想法和感觉说谎,那么对他来说,想要培养强大的自信心几乎是不可能的。负罪感会让他怀疑人们是否会相信他。长大以后,受人猜疑的感觉依然存在,所以他们会刻意回避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去流露任何情感。就像格伦一样,许多酗酒者的成年子女都变得痛苦而怯懦。要将“正常家庭”的伪装硬撑下去是极其耗费精力的。孩子必须一直保持警觉,常常害怕自己会一个不小心暴露了家丑,背叛自己的家庭。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发生,他往往就不去与人交朋友,所以形单影只,内心十分孤独。
酗酒父母的子女中至少有四分之一也会成为酗酒者,这些人中有不少是很小的时候便在酗酒父母的诱导下第一次接触酒精的。初次的饮酒尝试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并且常常还很隐秘的关联。这种特殊的“共谋模式”对孩子来说,就像是战友之间的情谊。这通常会让孩子更容易获得父母的爱和赞许。
即使孩子尚未被父母主动招募到酗酒者的行列,他仍然很容易受其影响并最终变成一名酒徒。我们还不能确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状况——或许在上瘾行为或生化方面的疾病上存在着某种遗传倾向。还有一种可能性很大的原因是:孩子的许多行为和信念是通过对父母的模仿和认同形成的。酗酒父母留给他们成年子女的是愤怒、沮丧、郁郁寡欢、敏感多疑、破裂的关系以及过度的责任感,同时他们也留下了应对的办法——酗酒。
【感悟】
我也不怕别人说我丑陋难堪,我不够好,但是那又如何?我一直都在努力朝着自己的方向,让自己变得更加好!
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其他需求,很重要!从这里可以看出,敢爱敢恨的人通常比较自信。庆幸自己一直都是敢爱敢恨的人,但是偶尔也会有自卑感。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越是不敢去表达,之后就会越难以开口,勇敢的说出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父母的,即便什么都不能给予孩子,也要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为孩子树立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否则,就是对自己孩子的不负责任!
酗酒的父母不可怜,酗酒的家庭出来的孩子才更可怜。我弟就是这样子的,一开始并不喜欢喝酒,可是,喝酒了可以取悦某些人,这些长辈都会教坏小孩子,而这些孩子的心理也非常扭曲,自己并不想做这些事情,但是为了讨好而不得不悖逆自己的内心。
掌控自己生活的关键在于:如果不能改变父母,那么就自己做出改变。你的幸福没必要仰仗父母。即使他们一成不变,你一样可以战胜童年时期遭受的创伤,并摆脱他们对你成年后生活的控制。你只要坚持努力就好了。
【行动】
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及其他需求。
远离酗酒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