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与“晚霞”的情缘

作者: 袁佳音 | 来源:发表于2018-02-09 08:10 被阅读44次

        时光荏苒,不觉已进入乙未仲夏,有一个人始终令我难以忘怀——那是一位客居台湾的老人,名叫钱亮才,是外公素日通信的同窗,亦是我的忘年之交。

  早在2000年,钱爷爷还未满八旬,我则在念小学。自那时起的8年间,我们书信往来,彼此斟酌过若干次的“诗文”、探讨过无数次的“人生”,却始终没有过一次对坐小酌。无论学习、家庭和处世的一切,我都愿与他诉说。从他那里,我学会了包容,懂得要做一个时常感恩的人!

  我喜欢研究历史和文学,更喜欢电影和音乐,钱爷爷虽已年过八旬,仍博闻强记。我所说的国语老歌、老电影,他都能清楚地记得,有一次甚至还鼓励我为国语老歌《秋水伊人》作个续写……与他通信,总能获得一种心灵上的快乐与思想上的提升。渐渐地,我暗下决心,他是我一定要见的人。

  我爱集邮,钱爷爷每次都把我寄去的和他平日里积攒的邮票寄给我,有时还特意为我购买特种邮票。一次,钱爷爷给我的信封盖有三张圆形邮票,十分精美,我失手撕裂后在回信里提到了只言片语。一周后,我收到一个护邮袋,夹着三张邮票,邮袋里有个小纸条,“施展小外孙:上次你说的邮票揭坏了,没关系,三张为一套,我又给你补上了,不必自责。”又一次,他的来信突然带着好些珍贵的民国纸钱,5元钱印的是林森,10元钱印的是蒋中正,只见信中说,“施展小外孙:今天,我又回到钱奶奶与我生活过的旧屋,屋里已零落不堪,几十年没有人居。我看到地上有个钱包,很旧,但好奇就打开了它,突然看到钱包里有民国卅一年之后的整整十张纸币,估计现在市场已不多见。想来钱奶奶与你有缘,我怕万一寄丢,索性分为两次,此次寄五张,下次再寄五张……”

  钱爷爷在通信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在浙江英士大学毕业前,我与未婚妻同台演唱郑板桥的‘道情歌’,如今已过半个多世纪于兹咯,想起此事,我又想起我的青春时光。板桥的十首道情诗是我的爱中之爱,小外孙可否看看青岛是否有卖的?我走了高雄的很多书店,都未能如愿。”那一次,为满足他的心愿,我跑遍了岛城所有的大小书店,终于如愿以偿,钱爷爷为此而多次撰文叙情。

  钱爷爷和我都喜欢书法,有一次我把自己写的字寄了过去:“莫道桑榆晚,红霞尚满天。”钱爷爷回信说写得很好,希望日后每封信都能收到我的书法,看我有没有进步。从此在我给他的每封信里必有几幅“哲理名言”。同时,他也把他写的寄给我。数月后,我收到他用小篆写的《大同歌》《陋室铭》和临摹的两幅李瑞清、赵之谦的书法,并写道:“我已经抄了十遍,仍然不甚满意,心有不舍,也只有如此咯。若小外孙喜欢,就把它裱起来吧。”我相信他对自己的“来日不多”是有所感的。不久之后,当我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时,我的目光呆滞了,无法集中思绪做任何事情。我总希冀还能把他从死亡的边缘拖回绿地。

  虽然当时两岸三通没有实现,但隔海相望并不寂寞,除了书信往来,我们偶尔还会打个越洋电话互送衷情。他答应我,只要条件允许,每年来大陆探亲,若能回扬州落叶归根更是梦寐以求的事。

  我坚信,这片飘落的枯叶,终有一日将重回故土。

 (文章原名《两岸乡愁道情深,原载于2015年6月19日光明日报副刊》,编辑时略有改动。)

相关文章

  • “晨曦”与“晚霞”的情缘

    时光荏苒,不觉已进入乙未仲夏,有一个人始终令我难以忘怀——那是一位客居台湾的老人,名叫钱亮才,是外公素日通...

  • 晨曦与晚霞~

    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晨曦,便是一天开始的见证。若你六点张开双眸,漫步街道,抬头仰望天空,一暮朝霞正无声蔓延开,把云...

  • 晨曦与晚霞

    晨曦: 早晨总是让人淡忘的,晚霞总是让人留念的。 当早晨你张开紧闭的双眼,当透过窗你见到的一点光斑你会知道已...

  • 书摘《平凡的世界》

    青春年华如同晨曦与晚霞, 绚丽多彩而又变幻莫测。

  • 2020-01-24

    晨曦遇见晚霞,我 遇见 你。

  • 读懂夜的黑

    墨色苍穹怀抱天地, 黄昏世界拉下帷幕, 诀别孤雁彩云,晚霞与温度。 他与寒风为伴, 日月星辰是忠实同路, 东方晨曦...

  • 右江&黄昏

    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太阳辉煌。

  • 送君(三)

    送君一管湖笔,文秀纤长,书红尘旧事,晨曦晚霞。

  • 杨柳絮,土里土气的音符

    文/扶疏 悬浮于空中 跳着无人喝彩的华尔兹 在进退之间 落下又飘起 怀揣着被风干的执念 在晨曦与晚霞间折返 在春与...

  • 前方

    落入凡间的我,不知所措。 每天经历着晨曦与晚霞, 带着点点惧怕, 知道时, 已太晚,太匆匆。 无法回头, 只有前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晨曦”与“晚霞”的情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xf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