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读了一本书叫《死亡:人类行为的驱动力》,死亡是人类内心最深的恐惧,也是我们这个高智商物种独有的恐惧。
这本书从三个部分跟我们阐述了对死亡的理解,第一部分,介绍了恐惧应对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应对恐惧的两大支柱:文化世界观和自尊。在第二部分,深入探讨古代历史,旨在回答“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发现死亡这一问题的”“他们是如何应对的”等问题。在第三部分,从个人努力和人际努力两个层面讲述死亡终至这一暗示的影响。最后一章则是由作者对于理解现代世界、应对死亡这一现实意义的几点想法。
其实人作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就在于我们懂得死亡并且惧怕死亡,那有的人可能会问了,既然明知道死亡为什么人不及时享乐得过且过,其实归根结底就是死亡对于人的驱动力,因为它在不断的鞭策着我们,我们知道死亡,了解死亡才能更从容的去面对他去,并且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
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却不会因此湮灭;死亡虽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季路问孔子:“敢问死?”孔子答:“未知生,焉知死。”孔子敲黑板给学生划的这个重点内容,让中国人数千年来致力于生学,而规避死学。死,成了中国人最为忌讳的话题。然而,不谈论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
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是想得太少,而又有极少数人却又想得过多。想得太少的,多半是“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得过且过;想得太多的,多半是诚惶诚恐不能自已,精神失常;想得不多不少的,多半是且行且珍惜,首尾难顾。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人生充满悲欢离合,而唯一永恒的竟然是变化。何其讽刺刺!“不变”、“永恒”似乎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倘若团聚了就希望永远相守,倘若幸福了就希望持续永生。幸福了就追求永生,可是永生了是否就一定幸福?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开篇就探讨了这个话题,电影《夜访吸血鬼》也透露出某种生录对于永生的困惑。动物对于死亡只能妥协,但万物之灵的人类却不甘于此。书中提到了许多种不同的反抗方式:除了人类一直在探索的用科技力量永生外,通过子女延续生命是最唯物主义的永生观,通过放弃肉体而专注于灵魂不死是最唯心主义的永生观。前者偏儒家,强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死了你一个幸福十亿人,你死了但你的精神长存;后者偏道家,个人修道与别人无关,肉体如衣服总是要破的,但是灵魂却可以长存。从这个观点来看,道家才是真正的”慎独“,儒家的”慎独“倒像是做给旁人看的。
既然死亡从肉体上不可抗拒,那么就必须让精神处于释然状态,否则的话大家饮食起居都会被这个话题压得喘不过气来,又如何行乐?不管是近端防御还是远端防御,防御机制的好处在于可以让人不必忧心忡忡,等事到临头再说,这样至少比杞人忧天的人能多活些年。思前想后,似乎只有“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是所有对付恐怖的法宝。
网友评论